第三章 璀璨邺城



在去往邺城的一路上,陆鸿影不停地问这问那,似乎有一颗永远都填不满的好奇心。她仔细观察着路上的每一处风景,聆听着每一段故事,贪婪地吸收着她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

黄昏降临,残阳如血,林中的风吹过,摇动树叶沙沙作响,如同阵阵低语声。

“照咱们的脚程,再过两日便可到邺城了。”夏沧浪道。

“大叔,你去邺城究竟要做什么呢?”

“送一封信。”夏沧浪道,“那日我在街上被人围追堵截,也是因为这封信的缘故。”

听到这里,陆鸿影来了兴致:“什么信有这样大的威力,竟能引的那么多江湖上的角色出来追捕你,连衙门的人都牵涉其中?”

夏沧浪咧嘴一笑:“那几个角色其实已经算不得是江湖人了,他们都是朝廷里的大官豢养的武人。这些人之所以出来追捕我,是因为朝廷里不知多少当官的性命都系在这封信上了。”

陆鸿影瞪大了眼睛,想再听下去时,夏沧浪却闭口不言了。

“等到了邺城,再告诉你。”夏沧浪卖起了关子。

陆鸿影撇了撇嘴,又道:“你怎么忽然管起朝廷的闲事了?”

“这不是闲事。”夏沧浪敛去了笑容,“是我一位好友临终前的托付。”说到这里,夏沧浪的眼中有丝悲伤的微光在流动,眼角的皱纹也蔓延开来。

月亮从棱角分明的山际升起,银白色的光辉像轻柔的蝉翼,覆盖在山巅,扫过树梢,蒙上了黑夜下的万事万物。忽然,一道锋芒乍现,割裂了月光,又发出万道华彩,连星群也暗淡了几分。林间风声雷动,飞舞的碎叶仿佛构成一道漩涡,而夏沧浪正手持长剑站在那漩涡中。他像极了一名孤独的舞者,在黑暗中高傲地昂着头颅。“嗡”地一声,长剑发出悲吟,而后岿然不动,但余音也如涟漪一般,一波一波地扩散出去,似乎永远不会停止。

“看清楚了吗?”夏沧浪收起剑,走向陆鸿影。

“招式倒是都记熟了,只是……”陆鸿影一脸挫败的模样,“我何时才能到达大叔那样的境界呢?”

夏沧浪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为何要跟着我学剑?是因为喜欢,还是只是把剑当做一样能助你闯荡江湖的工具?”

“我自然是因为喜欢才想跟着大叔学剑的。”陆鸿影回想起夏沧浪方才舞的那套剑法,只觉得有种令人沉醉的美。

“因为喜欢所以才学剑吗……”夏沧浪轻叹一声,仰头望着夜空,璀璨的星光都映在他的眼眸中,“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

这话里带着些许难言的意味,陆鸿影疑惑地望着夏沧浪:“以前?”

“是啊……”夏沧浪缓缓地道,“以前,我也以为是因为喜欢,所以才学剑。我以为我学剑是为了快意江湖,行侠仗义,最后修炼成为大宗师。可是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想明白,我学剑其实并不是为了这些。”

“那是为了什么?”

“以后你就明白了。”夏沧浪笑了笑,“也有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比如有些人练了一辈子的剑,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要练剑。”

陆鸿影迷惘地道:“我已经愈发地不懂了。”

“不懂便不懂吧,剑道就像人生,有谁能懂呢?”

说罢,夏沧浪在树底坐下,背靠树干,闭起眼睛。浓郁的阴影笼罩在他身上,比黑夜更深邃。

“丫头,你要记住。”夏沧浪忽然开口道,“我们心里不只要有剑,还要有道。”

“道是什么?”

“这个嘛……”夏沧浪想了想,道,“道就是万事万物,是自然。你记住,世间的一切皆可为剑,从日升月落、宇宙洪荒,到你的喜怒哀乐、爱恨痴欲,都可以是剑。”

“既然世间万事万物皆可为剑,那还要剑诀何用?”

“哈哈,问得好。”夏沧浪笑了,“正所谓‘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这又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他见陆鸿影瞪大了眼睛,便道,“你以后会懂的。”

陆鸿影听了,似乎若有所思,而夏沧浪也闭起嘴巴不再说话。林间又归于寂静,四周只剩蝉鸣。

两日后,夏沧浪和陆鸿影踏上邺城的土地,这座古都的雍容气度终于展现在陆鸿影眼前。

漳水之畔,三国故地,山林幽岟,川泽回潦。远远望去,冰井、金虎、铜雀三台相互峥嵘,城内蕙风如薰,甘露如醴,均田画畴,蕃庐错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