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鸿初现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题记

第一卷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

第一章 惊鸿初现

诗曰:“萧风随易水,暮日落长川,燕赵豪侠地,悲歌啸九天。”

燕赵大地自古便是豪情侠风的诞生之处,这里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是一块古老而又富庶的土地,流传着许多动人肺腑的故事。

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一场天灾降临燕赵大地,繁华尽去,饥荒横虐,饿殍遍野。百姓食不果腹,难以生存,终于引发了一场长达五年之久的暴动。战乱平靖,满目疮痍,悲呼苦泣声不绝于耳。二十年后,百姓初得安居,但燕赵之地却难复昔日繁华。

广阿县城乃是殷州治所,地方虽不大,但也有不少人口。二十年前的那场浩劫给这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时至今日,县城的大街小巷仍像蒙在一片尘土之下。商铺冷冷清清,行人疏疏落落,时有担柴牵牛者在街中缓步穿过。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大街上,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男子缓步而来,嘴里喃喃地唱着一首曲调悲戚的歌。他也像是从尘土中爬出来的人,衣衫破旧,面容沧桑,一双浓眉大眼不时望着街边百态,忽而迷惘,忽而哀伤。一把长剑歪歪扭扭地负在背上,剑鞘甚至还破损了一个缺口,露出其中的一小段锋芒。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一首曲子还未唱完,便被一阵劲风打断。一只手掌像幽灵般从背后抓来,五指漆黑带着股腥臭之气。中年男子好似背后生眼,头也不回,便横跨一步,避开了去。

“哈哈,来的好,只可惜慢了些。”男子转过身来,脸上还带着慵懒的笑容。

那人一袭黑衣短打,身材精瘦,眼中露出森寒的光:“赶了几日的路,终于逮到你了。夏沧浪,把东西交出来吧!”

中年男子哂然道:“什么东西?”

“休要装蒜!”那男子的目光滴溜溜地在夏沧浪身上打转,“久闻‘沧浪剑客’大名,今日我鄂忠也要来领教一下。”说着,男子挥舞着漆黑的双爪,向夏沧浪扑来。

夏沧浪哈哈一笑,脚下一动便飘然而出,身子晃晃悠悠地像还未醒酒的醉汉。鄂忠见一抓落空,紧接着第二抓又补了上来。夏沧浪不言不语,甚至连面色都未曾变化分毫,只是脚下左踏一步,右踏一步,仿佛闲庭信步一般。鄂忠使出凌厉的攻势,一双爪子连续抓了好几下,却连夏沧浪的一块衣角都没有碰到。“真是邪门。”鄂忠心里犯了阵嘀咕,正在思索破敌之策时,街角忽然又窜出两人。

这两人相貌生的极为相似,只是高的瘦若竹竿,矮的却身材滚圆。他们本是一对兄弟,高个子的是哥哥,名唤严树,矮个子的是弟弟,名唤严根,在江湖上自称“严氏双雄”。这对兄弟身法极快,刚一扑到便立时分作两边,严树直取夏沧浪头顶,严根却专用一些阴毒的招式来攻下三路,配合十分默契。

夏沧浪眼中渐渐有锐利之色堆积起来,此时街边慢慢聚集起了一些百姓,一个个衣着粗简,神色木然。夏沧浪望了望人群,露出一丝叹惋之色。

这边,黑衣男子又是一爪抓来,夏沧浪后退几步,反手拔出了背后的长剑。这时,那破旧剑鞘里的东西才露了出来。宽厚的剑背显得笨拙沉重,剑身上也像蒙了尘一样斑斑驳驳地没有一丝光泽。这哪里是剑,分明是块破铜烂铁。鄂忠和严氏兄弟的眼里都露出了嘲弄的光,眼前那看上去颇为落拓的中年男子就好像风中残烛一般,很快就会熄灭了。

沧浪剑客也不过如此。鄂忠大喝一声,双爪探出,像十只漆黑的尖刺。然而夏沧浪却平静地站在那里,恍若与背后灰黄色的民房融为一体。当鄂忠攻到之时,夏沧浪缓慢地抬起手臂,动作自然得好像午睡初醒之人慵懒地伸了个懒腰。

“啪”地一声,不知是撞在了什么东西上,鄂忠忽然滚了出去,再见到正脸时,已是面色惨白如雪。在夏沧浪脚边不远处,一截断指躺在地上,微微颤动,仿佛还是活的。夏沧浪将长剑放在眼前,剑刃上还留着一点殷红。他轻轻一擦,那地方竟也光亮了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