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章
南方连下了很多天的雨,在燕恒到来的次日下午,云层中终于洒下了一缕金色的光芒。彼时叶贞韵与燕恒正站在河岸上,看着河中浑浊的河水奔腾向前,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叶贞韵本不愿意燕恒跟着一起来,她看着燕恒脸上明显的黑眼圈,希望他去休息,可燕恒担忧她,不听劝地跟来了。
望着滚滚河水,她叹了口气,开始说正事:“我问了云浅,此次朝廷给的赈灾款项和粮食根本不够。”
受灾面积太广导致受灾人数太多,朝廷不知是否消息落后,还是别的原因,叶贞韵根据云浅告诉她的数目估算了下,那些银两和粮食只够两个州百姓用,可此处受难的,有三个州。
燕恒听后沉默,他原本想揽下赈灾的任务,只是靖王暗中作梗,让他不能如愿。他并非是想借此邀功,更不是为了笼络人心,只不过是之前为找霍曼凝,一直在外奔波,受过百姓不少恩惠,也见过贫苦人家为了活着有多艰辛。
他是真心想为百姓们做一点事,可他从未亲身经历过灾难,洪灾只在他想象之中。直到自己前来,他才明白什么叫大灾无情,也才庆幸父皇没有同意他的要求,让他前来赈灾,不然多少无辜百姓会因他的无知而枉死。
燕恒看想叶贞韵,心中对她爱慕更深。他深深道:“此事本王会想办法。”
他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我听说南方每年都会发生水灾,而北方则年年闹干旱……”叶贞韵带着燕恒来此,当然不只是为了说赈灾物资不够的事:“有没有可能搭桥建渠,将河道拓宽加深,把南方的水引到北方去?”
她也只是在课堂上学过“南水北调”,要如何实现却不甚了解,因此也只敢跟燕恒提个解决方法,但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却是没有的。
燕恒作为一个连早朝都不上的闲散王爷,对于朝廷是如何赈灾的并不是清楚,但不清楚并不代表他对叶贞韵提议的事无从分辨。
他拧着眉细细思索了一阵才道:“此法可行,只是需要的人力物力巨大,且非一日之功,朝中或有人向父皇提过,但父皇未必会采纳。”
叶贞韵信他这话,一个会因为猜忌而将忠臣良将赶去蛮荒之地,在千万百姓深受洪灾之害时还惦记着他今年没春猎的国君,再加一个目光短视的缺点十分正常,所以对于修河造渠这种劳民伤财的决议不予采纳,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于是她只能望着滚滚河水长叹,心想:除非换个皇帝,不然这洪灾依旧年年有。
燕恒站在她身侧,也跟着叹了口气,心中所想的,却是昨晚在那个山洞里,听到的叶家的护卫们向他说的关于这一路上他们家小姐究竟做了多少好事。
他转头,看向身侧之人,目光渐渐温柔深情。叶贞韵比之霍曼凝,不仅才貌略胜一筹,品性方面更是碾压。霍曼凝只想着自己,叶贞韵心中却装着天下百姓。她坚强,聪慧,良善,别说女子,这世上有许多男儿,未必都及得上她。
这是我喜欢的人,燕恒如此想着,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
“他们很担心你。”燕恒道:“知道你病了,都闹着要来看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