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年初二,杨氏几人还没进到杨家院子,李开雨便大喊:“大表哥,你说的好东西给我准备好没有?”
虽说李开雨先喊的是他大表哥杨晨苏,最先出来的却是马氏。
李开阳和便李开雨上前作揖道新年好。马氏笑着从袖子里取出两个红包,分别递给他们。因为马氏知道这天杨氏他们会上门拜年,所以马氏便提前备好红包。
“大嫂。”
马氏点头,然后迎他们进屋,“你们都赶紧到屋里来,外头怪冷的。”
马氏的大儿子杨晨苏这时也闻声出来了,先是给杨氏问好,然后才对李开雨说:“东西自然是已帮你买了,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杨晨苏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到镇上帮工,因为人长得高大又壮得很,所以雇主倒也不嫌他年纪小。见他年纪虽小,做事却是勤恳,为人又老实,很得雇主的喜欢,雇主时常有些小吃的也舍得赏给他。
因为自己能挣钱了,杨晨苏有一次很大方地跟李开雨表示以后在镇上带点东西给他。正巧提前知道这次春节杨氏带他们过来,他就买了。这礼物并不是吃食,而是两个笔架。
他知道李开阳兄弟俩都在读书了,便买了两个陶瓷做的笔架,给他们搁笔用。两个笔架都是像一座三峰小山模样,大部分是白色,分别印有蓝色的梅花和绿色的竹子。
“这是我给你们买的笔架,因为钱不多,所以质量不怎么好,不过还是能用的。”杨晨苏把李开阳兄弟带到房里,把先前买好的笔架放到他们面前,“这两个你们自己挑吧。”
“谢谢表哥,我很喜欢。”李开阳让李开雨先挑,李开雨便选了印梅花那一个。
“让表哥破费了。”李开阳取了剩下的那个笔架,收了起来。
杨氏跟着马氏到厨房见周氏,只见周氏正在包豆腐酿。“娘,爹和大哥呢?”
周氏闻言,看见正向她走来的杨氏,笑说:“小娟这么快到了?你爹大概是找别人唠嗑去了,你大哥去帮你三叔公家挖地基了。”杨氏说的空隙还不忘手上的动作,只见一个又圆又扁的豆腐酿已经做好。
随后周氏对马氏说:“茂峰媳妇,你先去将茂峰喊回来,妹子回娘家,做哥哥的也得见见。”马氏应下。
杨氏则净了手,也帮着周氏做豆腐酿。
“今天我特地磨了很多黄豆做豆腐,你回去的时候带点水豆腐和豆腐酿回去。”
“嗯,也好。除夕那天做的豆腐已经吃完了,正巧可以让小阳他们尝尝娘做的豆腐酿,我做的总归没有娘做的好吃。”
“就你贫,小阳他们呢。”
“晨苏说是有东西给他们,现在他们大概是在晨苏的屋里吧。”
不多时,两人已将豆腐包完,杨氏便帮忙架上火,周氏把包好的豆腐放到过上煎熟。
忙活的空隙,周氏想到了大女儿,叹了口气:“唉,你们姐妹命怎么就这般苦呢,尤其是你姐,现在家里都不知成什么样了。你姐夫出了事,你们都瞒着我,要不是你爹意外得知,我们都还被蒙在鼓里。”
听了母亲的话,杨氏心里也是难受,但是:“娘就不要为我们感到神伤了,想必老天爷是让我和姐姐享后福的吧。苦尽后的甘味不是更绵长喜人?你看那油柑果,入口时带着点点苦味,咽下之后却慢慢地变成甜味,这样反而更让人惊喜。”
杨氏往灶口添了点柴火:“娘之前还老觉得我命苦,我现在不是过得很好了吗。有了两个乖巧懂事的儿子,现在也有能力送他们读书,往后若是得了老天的眼,儿子当了官,我这做娘的不是变得很有派头?再说姐姐家,姐夫的腿有望治好,还照样是他们家的顶梁柱。”
“还是你说得对,也许这是老天爷对你们姐妹的考验。你姐夫妻俩为小云的病奔波了许久,说不定哪天就给治好了。再过几年小高也长大了,你姐夫家的日子应该也会越来越有盼头。”
等豆腐酿全都出锅的时候,杨富贵悠悠地回来了,随后差小孙子杨晨浩拿米去换两斤水酒。
杨晨浩打酒的时候,杨晨苏就跟两个表弟闲聊他镇上做工时的琐事。言语中,李开阳听出了大表哥对一位姓刘的姑娘很是喜欢,闲聊的这许多话中,唯独对这个刘姑娘的赞美毫不吝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