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势利之人-第2/2页





        但政策下来一刀切,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只能服从。

        全村现在除了闻同家的三间土坯大瓦房,老旧的房屋已经一座不剩。闻同闻声留着老宅,是为了留住记忆,留个念想。

        国人重乡土,游子无论迁徙到哪里,根始终在家乡。对于闻氏兄弟来说,老宅就是牢牢拴住他们的心的“根”。

        村人理解兄弟俩的心思,很宽容地没有计较他们享有不拆老房的特权。

        没想到上周乡政府规划办的人来村里,说省里新村办要来验收,电视台要报道,这栋老宅严重影响村容,也要拆。

        闻氏兄弟是闻家村的骄傲,村人受过二人不少好处,修柏油村道,通自来水,修缮村小学,等等。

        大家伙不同意,反对拆闻同的老宅,派代表去乡政府交涉。乡政府态度强硬,根本不理会村民的意愿。

        在此之前,从开始规划到现在将近两年时间里,从来没有人说要拆闻同的老宅。无论乡里、县里还是市里,来检查的领导一批又一批,对这座老宅从来都是视若无睹的,允许它的存在。

        甚至年初市委书记胡营彪来县里,专程来过村里调研新村建设,特意到老宅看了看,当着村里人的面嘱咐乡里要为闻氏兄弟保护好老宅。

        闻喜福的孙子原来在聚离软件中江省分公司当司机,因为机灵肯上进,去年底当上了行政后勤主管。

        小伙子见过世面,知道产权完整的房屋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乡政府单方面强制拆迁是违法的。

        他恰好回老家,知道这件事后气愤不过,回到省城直接去省信访局反映。

        事情虽然鸡毛蒜皮,但当事人背景非同一般,省信访局不敢怠慢,马上责成南谷市“依法落实”。

        不说闻同,就闻声这尊大神,保护祖产居然采取这种寻常农民走投无路时才采取的办法,岂非很怪?

        省信访局对这种不合常情的事格外谨慎,担心一个处理不当惹来大麻烦,所以很积极但又很程式化、很圆滑地给出“依法落实”的批示。

        谁知道今天上午乡政府来了一个副乡长,领着二十几个壮汉,扛着锄头铁锨就去拆屋。

        闻家村男女老少全体出动,群情汹涌,不让来人拆房。有几个后生脾气暴,趁着人多动手打了对方。

        双方僵持了一上午,几乎酿成大规模暴力冲突。村主任对副乡长说,事情已经反映到了省里,要求乡政府等省里处理。

        副乡长不听,说这事由乡里处理,省里是不会管的,也管不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50.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u50.cc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