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车骑将军



张辽在王定这里,吃过午饭才离开。

等张辽离开后,杨修也来了。

杨修汇报的是农业上的事情。

在秋收之后,长安城外又多开垦了数万亩的荒地。

另外今年又收留了两万多流民,也都已经安置在城外,同时给他们分配了田地。

杨修毕竟是杨家的人,而且是杨家的麒麟子,现在杨彪还是太尉。

杨修在长安城内,想做什么事情,比王定更加方便。

不管是朝堂上的人,还是军队中的人,都很配合杨修。

单轮世家地位,杨家一点都不输袁家。

杨修的父亲现在还是太尉,祖父之前也是太尉,曾祖父还是太尉,高祖父一样还是太尉。

和袁家相比,一样都是四世三公,而且还是太尉专业户。

杨修的母亲,则是袁家的女儿。

而王定所在的王家,在王允之前,只能算是地方上的豪族,地位远无法和杨家袁家相比。

没人阻碍杨修做事,除了杨修的身份外,另外一个原因,是杨修如今干的都是和民生有关。

除非触动了其他人的利益,正常情况下,也没人愿意杨修对着干。

就在杨修说到明年春耕计划的时候,王家府邸外,传来了喧闹声。

有宫中的太监,领着圣旨来到王家门前。

王定让人将太监请了进来。

这次回到长安,他还没入宫,不想刘协这么着急,先派太监来了。

“右将军王定,上前接旨。”

小太监王定不认识,之前没有见过,可能是这几个月,被刘协新安排到身边的。

“微臣,王定接旨。”

只是王定并没有跪下。

小太监有些不满,但是也没有强制要求王定跪下接旨,他打开圣旨,用尖锐的嗓子念道:“右将军王定,此次剿贼有功,擢升为车骑将军,赏千金,封庆侯,食邑两千户。”

“微臣王定,谢陛下恩典。”

王定从小太监手中,接过圣旨。

他也没料到,刘协这次居然主动给他加官进爵。

之前他灭羌人,败韩遂,刘协可是都没什么表示。

庆侯和吕布的温侯,是同一个级别,都是县侯。

庆县是武都郡下辖的一个县。

这次刘协算是下了血本。

或许也是担心王定大胜归来,会变得嚣张跋扈,提前用官职爵位,来安抚王定。

对于爵位什么的,王定并不看重。

自己手中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刘协可以给他封庆侯,甚至可以给他封王,但是他日如果王定手中没了兵权,今日多风光,他日就有多凄惨。

被刘协满门抄斩,王定都不意外。

古往今来,被杀的侯爷,王爷,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不过身份上的提升,对于王定来说,还是很有好处。

地位提升,名望也会给跟着提高。

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且地位的提升,也会吸引一些人才,主动来投奔王定。

王定的地位越高,投奔他的人,日后地位也就越高。

王定自己可以不在乎功名利禄,但是跟随在身边的人,却不是人人都能免俗。

如今他身边,或许也就贾诩能够免俗,不会太在意自身官职的大小。

但是如李肃这般,一心都在想着升官发财的人也不少。

就连徐晃高顺张辽等人,也不能完全免俗。

他们拼死拼活,想要在战场上立功,终究为的还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后代。

不然为什么要如此努力。

王定接过圣旨后,就让小太监回去了。

随后,张辽前来禀报。

“主公,就在刚刚,陛下派了个小黄门,拿着圣旨出城。”

王定将手中的圣旨,丢给张辽,道:“汝看下。”

张辽摊开圣旨,一眼就看完,当下道:“恭喜主公。”

王定道:“如果吾没猜错,那小黄门应该是去给徐晃他们封赏了。”

王定提前回来,徐晃他们现在,因为大雪还被困在路上。

刘协这是要提前一步,直接对徐晃他们进行封赏啊。

不然为何,他这边才收到圣旨,马上又有小黄门拿着圣旨出城。

不是封赏,难道还是赐罪吗?

刘协没那么傻。

就算刘协真的这么傻,黄琬董承也会阻拦。

张辽脸色一变,道:“主公,他们这是想要干嘛?”

张辽不认为,这圣旨是小皇帝主动下的,必然是朝中的那些大臣,怂恿小皇帝的结果。

这次王定大胜归来,声望越加隆重,有人坐不住了,想要挑拨王定和麾下将士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