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鄙人梁木



    我姓“梁”,单名一“木”字。我奶奶请人帮我看过,说我五行缺木才有了这名。别看我叫梁木,我可是100%的纯女生。我不算女汉子,没练过什么武术,而且我对体育过敏。我是个平凡到不能在平凡的人了,不早恋、不叛逆,不打耳洞、不染头发、不纹身。本人不喜欢穿裙子,只要是上学基本会披件校服外套,不上学时会披件运动外套,裤子或打底衫随我心情决定。我承认…我距离“土”只有0.001毫米,但你说我“土”,那0.001毫米还摆在那,所以我…绝…不…承…认…我…“土”。说到我的样貌,哼哼,头顶一撮黑“马尾”,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五官端正(就是不缺鼻子不缺眼)。说真的,我活到现在16岁了只记得有一个人对我的样貌作出过评价“你长得真丑”当时才10岁的弟弟梁又瞪着无辜的大眼睛一脸认真地说。我觉得我弟弟的审美有偏差并不能代表别人的审美也有偏差。况且说我丑的也只有我弟,别人可没说我丑,当然也没夸过我好看。但是他们什么都没说,那就说明我的样貌还凑活,样貌都能凑活着看,那就是能看。虽然不是“好看”,而是“能看”,但也可以说我的样貌是偏中上的了。

    我的家在c市里,家人在城里都有工作,我小学就是在城里上的,但小考成绩不达标只能到县里上中学了。县里的中学有初中和高中,初一时我就觉得以我的成绩可能会继续留在县里上高中。可我刚到县里上初一,省里的领导就开始计划把全省打造成“高考强省”,所以首先要提高给学生的教学质量,为此省里打算把县级或县级以下高考招生率较低的中学撤去高中部,让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学把成绩达标的学生招去,不达标的只能回家种田了。然而这计划是刚开始执行,所以省里要求大多数学校扩大招生,并把及格线降低了很多,是为了顾及那些虽成绩不太好,但因家境贫困而暂时找不到出路的学生。如果连这及格线都不过真得种田去了。而c市最牛B的中学是“c南一中”,没有之一。听说校长是新官上任不到一年,所以校长仍是满腔热血想干出点成绩的,所以他极积响应省里的指示破格录取县里的学生一百名。后来c南一中校长得到省里的肯定,省代表还亲自到学校慰问了,之后有很多重点中学也纷纷响应此次省里的计划,也破格录取县级学生但人数要少些。

    我所在的县级中学相当于差生集中营,自省里出了计划后,学校高中部便不再招生了。我初一,学校高一、二、三都有;我初二,学校有高二、三;我初三,学校高中部只剩高三了。高中部的老师都由省里分配到别的学校当老师了。

    初三那年为了不让自己真的回老家种田,我努力了一下并不耻下问地找我老弟帮我复习。介绍一下,我弟叫梁又(他出生时,奶奶在老家,所以没看五行缺啥),比我小一岁多两个月,c南一中初二A班副班长,成绩最差也就年级第七,喜欢打蓝球,身高1.76cm。噢,我是1.65cm,嘿嘿还行吧!……你问我他长得帅不帅呀!嗨,他长得真不咋地。虽然我偶尔会在家的附近遇到有跟他穿一样校服的女生偷偷跟着他,但这也不能代表什么嘛!他为人还是很有礼貌的,无论在哪还是会叫我一声“姐”,也会听我的话,有时还会帮助我,但就是偶尔说出的一些话会把我“伤”得里焦外嫩。

    距离中考还有一百天。我每天都呆在弟弟房间“虚心请教”,也就看书秒睡,做题秒哭,听题“我勒个去,老天爷收了我吧∽”。中考当天,先考数学,我按照老师教育以及弟弟教育的,先检查试卷有无漏页,然后写信息,然后在再做题,要先易后难。然后我看了第一题,…嗯…还是第二题吧……呃…可能第三题更简单,…然后看到最后一题“桑天呐”心里有十万只***狂奔中。“怎么办?我至少得做点什么,不然之前的努力白费了”我就硬着头皮把勉强会写过程的写了点;有些题不会的但知道公式,把公式写进去;有些题我从头到尾都想不明白它为何存在,我就当语文阅读给了个300字左右的解答。中考前我信心满满,但第一天,当我看那张卷子快一个小时的时候,我也就…看开了。世上的挫折还有很多,跟张试卷过不去,显得我很幼稚。所以后两天的中考我都带着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心去面对“其实种田也挺好的,至少不用考试了”。当初我填志原就是c南一中,也就为了装下B,我是在教师办工室填的表,班主任和一些课任老师还笑我来着,讲真当时心里是不爽的,但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