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龙一猫仙界法宝
“萌萌,竹筒饭饭来啦!”陶乐乐献宝似的摊开还冒着热气的竹筒饭饭。
萌萌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已经翘首以盼了,激动地守在门边,两只爪爪轻轻拍了拍门扉,此时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萌萌手中的那个有“夹心”的竹筒。
滚瓜溜圆的眼睛里有一丝犹豫,有一丝好奇,还有一丝跃跃欲试。
陶乐乐今天可是做了大牺牲,为了让这小崽子吃上刚出锅、热腾腾的竹筒饭,她可是一口还没吃呢就脚不沾地的给这个熊猫崽崽拎过来了,此时只见她手里大大小小、口味各异的有十来个竹筒饭。
竹筒饭最初发源于少数民族,许多民众依山而居,农忙劳作时不便于做饭,且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聪慧的当地农民便学会了就地取材,化竹筒本身为锅器。
据传使用竹釜的习俗,一直盛行到清代。
将竹子中断挖空,按照口味可以添加米饭、沾米、糯米、肉类、腊肠、胡萝卜、玉米、香菇、豌豆等物,在火上反复炙烤或者用蒸锅蒸煮。
竹子自身既是容器亦是食材,食材被竹膜所包,清香渗透进内里。竹子本身的清甜幽香搭配米饭、配上菜肴本身的脂香,两项加权,迸发出不同于工业时代电饭煲脍炙出的米饭,更添了一股大自然赋予的人间美味。
熊猫崽崽老远就闻到一股最爱的竹子味儿,只是今天这竹子味似乎有一股不同于以往的别样味道,貌似混杂着昨天吃的“人间味儿”。
熊猫崽崽摊手手,托腮腮,翘jiojio,撑爪以盼,看着陶乐乐摆盘一阵忙活。
陶乐乐将竹筒饭的盖子一一打开,扑鼻的竹子香让这个静谧的夜晚都显得更加心旷神怡。
陶乐乐念叨道,“我吃竹筒里面的饭饭,剩下的竹子壳壳都给你啊。保准比你每天啃的生竹子好吃!”用小勺子一点点的把内容物刮到一旁的碗里,一边将已经挖空的竹子放到熊猫崽崽的爪中,“这个竹筒饭吧不是我说,它好就好在…既有炙烤的植物香气,还有米饭的浓香,我都馋死这一口了。你这小崽崽天天吃“食堂”哪比姐带你吃自助幸福啊,我这个野生‘饲养员’对你好吧!”
熊猫崽崽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乖巧点点头,望了望爪子中间的“空芯”竹筒筒,大大的脑袋里小小的脑容量,忍不住想:这个小饕餮总是用他以前没吃过的,但是和他最爱的竹子相类似的食物诱惑着他,那天是“mini小竹子”,今天是熟的竹筒筒…
陶乐乐此时已经大快朵颐起来,小饕餮的吃播永远是最香的!熊猫崽崽也被带动了情绪,双手捧着竹筒筒,张开嗷嗷大口……
熊猫美食家的评价是:虽然不如新鲜竹子汁水多,炫起来不够劲道、不需考验牙口,但是自有一副更加软糯,香甜的别样滋味,还有点点清幽绵绵的糯米的香糯黏滑口感。
如果用人类世界的食物来比喻的话,就像一个过去的“粗糙”大汉天天炫杂粮煎饼、烩饼、馕,突然有一天来到了南方,吃到了糯米糍、发糕、青团的感觉…
小饕餮嘴就没停过,当地的竹子本身是大熊猫特-供竹,节目组就地取材,品质极高,比城市的饭饭好吃太多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