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岁月不饶人-第2/5页



    而从今日的试探来看,诸葛亮也证实了这一点,他的掩饰有些太过,反而暴露。

    听到诸葛亮的分析,刘禅连忙说道:“那丞相,我们该如何处置孙权?”

    “忧在腹内,山崩为疾,祸起萧墙,竟制其国。按理来说,像这样的祸患,本应该尽早除掉。”

    诸葛亮想了想,便说道:“不过既然已经发现,那就先静观其变,待其生事之时,便正好有了大义名分将其除去,也算是给孙权的最后一次机会。”

    “丞相的意思是,就让孙权继续去做?等到他露出马脚的时候,再一网打尽?”

    来敏问道。

    “嗯。”

    诸葛亮点点头:“他若是聪明就应该回去好好想想,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若是选择了错误的道路,那就也怨不得我们了。”

    众人互相对视,便也都赞同。

    反正他们也没实际对孙权怎么样,如果丞相判断错误,那无所谓。要是孙权真的是幕后主使,他们自然也会布置陷阱,等孙权往套里去钻。

    左右一切事态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倒也无需担忧。

    而就在刘禅诸葛亮他们商议这件事情的时候,安乐侯孙权也乘坐马车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刘备允许孙权保留他的奴仆和府邸财产,所以府中都是他原来的人。

    不过孙权还是怕有人会选择背离自己,当刘备的耳目,因此每次商议大事的时候,都以在后院欣赏风景为由,让奴仆离得稍微远一点,与傅骏在园中小声交谈。

    这样不至于像在房内关门密谋,惹人怀疑,也不至于人多眼杂被人听到谈话内容。

    此刻孙权盘膝坐在后园亭中,附近服侍的奴仆最近的也有十多丈外,他声音低沉严肃地对傅骏说道:“伯良,要你联络的事情已经如何了?”

    傅骏回答道:“已经有十余家愿意了,每家出数百人,现在大抵能凑齐数千人马。只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将领,无人领兵。”

    孙权沉默片刻,说道:“领兵之人我自有人选,阿谷素来忠诚于我,他现在应该并没有出仕刘备,而是回到吴郡老家了吧。你派人去联络他,他知道该怎么做。”

    “是。”

    傅骏点点头。

    孙权说的阿谷叫做谷利,是孙权的左右给事,属于亲近监官,因其忠诚果断,正直刚烈,所以孙权十分喜欢他。

    现在东吴将领死的死,降的降,能用的已经很少,只能让忠心耿耿的谷利领兵了。

    傅骏应下后,便开口问道:“刘禅这次召吴侯,情况如何?”

    孙权抚须说道:“席间刘禅问我思吴否,我说此间乐,不思吴。这大抵是正常人应该会回答的事情,想来刘禅也不敢拿我怎么样,只是试探一番罢了。”

    “这样就好。”

    傅骏放下心来,这是很高明的回答,如果说思吴的话,肯定会被刘禅猜忌,所以即便心中思念吴地,不说出口,亦是为了自保。

    “只是.”

    孙权略微犹豫。

    傅骏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席间那诸葛亮一言不发,时常盯着孤,令孤毛骨悚然啊。”

    孙权叹息道。

    刘禅好糊弄,诸葛亮可不是善茬。

    他担心这番说辞根本骗不过诸葛亮,要是被诸葛亮查出蛛丝马迹,那就糟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