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江东兴盛,在此一举-第3/4页



    如果是历史上的孙权,自然是有这些兵力的。因为到了赤壁之战前后,他的总兵力就已经超过了十万,湘江对峙的时候,他就带了八万人和刘备五万人对峙。

    之后数次合肥之战,每次出动的人马都是十万以上,甚至最后一次打合肥的时候,吴国太傅诸葛恪带上了二十万人马,将合肥围了个水泄不通。

    因此算上后方留守以及在部署在荆州的军队,至少在背刺盟友之前,孙权的总兵力应该在二十五万到四十万之间,还是很有实力的。

    但现在呢?

    黟县之战,被水淹没。

    洪口之战,被火焚烧。

    合肥之战倒没太大损失,但孙权肯定也不好过就是了。

    几次惨败下来,让孙权的总兵力损失惨重。

    不得已,他只能向江东士族妥协,这次也是半威胁半妥协地才让那些世家大族出血。

    林林总总下来,也就凑了二十多万人马,算上后方留守的部队,他能够出动的兵马大抵也就那么十四五万人,打得十分勉强。

    而且这是在世家放血的情况下。

    要是世家这次不配合,估计孙权总兵力也就十多万人,能出动的兵力恐怕不足十万,跟刘备曹操双方对峙,在保证后方还有留守部队的情况下,每人动则出动二三十万大军比起来,那是有多寒酸就多寒酸。

    毕竟人家能出动那么多人马,就意味着算上后方留守部队,总兵力可能已经超过了四十万,曹操更是可能已经超过了五六十万,跟他们一比,自然是显得远远不如。

    因此孙权才急需要把兵力集中起来,主要在濡须口、柴桑、桂阳等地,只要能够迅速拿下荆南和江夏西陵,不愁补充不了军队。

    陆逊最后说道:“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打仗需要看准时机,但我们两路并进,桂阳的军队如何能与我们同时进攻?即便是约定时日,万一恰好时机不好,或者天公不作美,岂不是前功尽弃?”

    “这......”

    这个问题一出来,一下子就把孙权给难倒了。

    周围诸葛瑾等人亦是面有难色。

    他们以前只想着两路兵进,却是一时忘记了统筹问题。

    当时通讯手段极为落后,烽火狼烟就已经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传递消息手段。

    但那种方式并不具备隐蔽性,如果被敌人看见了,肯定会起疑。

    而且从柴桑修烽火台一路修到桂阳郡,那得修多远?

    因此通讯手段确实是个大问题。

    众人都愁眉苦脸。

    唯有孙权注意到陆逊脸色如常,便询问道:“伯言莫非有策?”

    陆逊笑着拱手道:“正要向吴侯禀报。”

    “哦?”

    孙权忙道:“快快说来。”

    陆逊就说道:“当初在吴郡时,我见过有一山越人,饲养鸽子。”

    “鸽子?”

    众人纳闷,这东西在当时确实比较广泛,宫廷和民间很多人热衷饲养,但这跟传信有什么关系?

    陆逊解释道:“那山越人是被迁徙而来,他的家族却还留在了山中,我曾经见过,他将手中的鸽子放飞,最后寻到了他曾经的居所,带回来了一点布片。”

    “你的意思是,这鸽子有回家的能力?”

    孙权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