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法孝直单骑定汉中(二合一)-第4/7页
因为刘备说的是事实。
虽说法正不是计划的制定者,却是实施者。
此次要亲自前往汉中,可谓是深入虎穴,十分危险,因此拿首功也很合理。
当下刘备就同意了法正的计谋,令魏延领兵五千,带二十日粮草,护送着法正携带金银先行前往汉中。
六月底,没有了辎重拖累之后,魏延行进速度很快,日行四十里,大概三百里路程,走了七天的时间就终于出了米仓道,到了西沟。
西沟距离汉中治所南郑已经不足四十里,这里依旧是山林当中,法正让魏延藏匿深山,亲自带着几名护卫,乔装打扮,趁夜下山一路向北,往南郑的方向而去。
等趁夜走了十多里路,总算是抵达了汉中平原,到了后世的汉中市南郑区。
南郑区并非汉代的南郑县,汉代南郑县的位置其实就在后世汉中市的市区,位于汉江北面。因此这片地方乃是南郑县下方的乡亭。
顺着乡亭道路,沃野千里,村庄林立,走在道间,除了偶尔的犬吠以外,处处透露着平静。
没有军队驻守,也没有关卡拦截,整个南郑县都仿佛大汉任何一个没有战火弥漫的乡村一样,百姓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是因为张卫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军队突然跑到汉中来,所以完全没有警戒。
不是他蠢,而是这个想法很正常。
毕竟北面通往关中的道路有军队驻守,南面金牛道是张鲁出兵成都的道路,不可能有敌人来。至于米仓道和巴蜀道,都有賨人帮忙看管,自然也不会想到刘备军已经到了汉昌。
因此整个汉中都处于一个极为松懈的情况,平时汉中什么样子,现在依旧是什么样子。
法正很满意这个情况,于是趁夜闷头赶路,到接近天明的时候,抵达了汉江渡口河边。虽然一夜未睡,他却精神抖擞,坐船过河,到了南郑城外。
此时已经到了上午食时末刻,南城门早就打开,卖柴的农夫、做生意的小贩、购置生活品的百姓、出城游玩的士宦来来往往。城门口的兵丁懒洋洋地站岗,也没有搜查过往行人,打着哈欠背靠城墙假寐。
见到汉中丝毫没有防备的样子,法正微微点头,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刘备说服賨人投奔,又秘密夺取宕渠和汉昌,封锁了消息,别说一个苍蝇都飞不出汉昌,就算飞出去也没那么快传递。
一行几人进入城内,汉中非常兴盛,至少在曹操尽迁汉中百姓之前,南郑人口就已经突破了十万,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整个汉中郡的在册人口为十万户,总人口为四五十万左右。
因此南郑城十分繁华,各种操着关中、巴蜀、西凉乃至荆州口音的人穿梭期间。
“炊饼,新做的炊饼。”
“蒲桃,西域的蒲桃,好吃的蒲桃。”
“来点月牙浑饨勒。”
大街小巷,商贸发达,汉中北连关中,南通巴蜀,西结陇右,东近南阳。
因此就像江州一样,成为了南北贸易集散地,汇聚了各地民风。
这些年来虽然关中战乱不休,可汉中在张鲁的统治下还是比较稳定,所以大量关中难民逃至汉中,也给此地带来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法正一行人没有停留,一路找到了杨松的主簿府邸。
其实他跟杨松没什么交情,但他爷爷是关中名士,家就在扶风郿县,距离汉中很近,曾与孟达逃难巴蜀路过汉中的时候,因他爷爷的名声在汉中名士圈做客,见过杨松两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