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撤兵-第3/4页





    在靠近柴桑县的山脉北面,当地人称为岷山的一座小山丘内,正有一栋房屋。

    山里原来有一村聚,数十人口都被迁走,唯有山里留下了一些猎人居住的小屋,因年久失修不少都倒塌坏了,其中山顶的那栋却是最近才被人翻修过。

    新翻修的这栋房子是用竹子做的,雨点穿林打叶,落在了竹屋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除了风雨以外,甚至还能听见琴弦拨动的声音。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棕色蓑衣的人顺着崎区难行的山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攀爬至了山顶,来到了竹屋前面。

    竹屋隐藏在林下,周围俱是参天大树,几乎是那人过来的瞬间,四周的树下、草丛间,就有人站出来。

    他们都穿着蓑衣,所以很难从外表判断是敌是友。

    “是北平都尉。”

    那人身后还跟着几名穿着蓑衣的士兵,立即喊了声。

    吕蒙走到竹屋前,到廊下把蓑衣脱掉,在门口听着里面的琴声,轻声说道:“都督。”

    “进来。”

    门里传出一个温润的声音。

    吕蒙就推开门走了进去,看到宽敞的竹屋里一个三十来岁,面容英俊的青年男子正盘膝坐在席上,轻抚瑶琴。

    “都督好雅兴。”

    吕蒙笑呵呵地说了一句,末了又道:“柴桑城里出来了两校人马,一部往北去九江亭,一部往西去瑞昌亭了。”

    那抚琴的男子正是周瑜,听到这句话,他修长的双手就停了下来,轻轻按在了琴弦上,屋内的绕梁琴音顿时就止住,除了风声雨声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其它声音。

    周瑜低着头看着琴面,过了将近半分钟,见他不说话,吕蒙就很是纳闷道:“都督?”

    “嗯。”

    周瑜摇摇头道:“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他们要去九江和瑞昌呢?”

    吕蒙说道:“许是打算前后掩护柴桑吧。”

    周瑜沉思片刻,说道:“黄祖老贼怕是打算要撤兵了。”

    “撤兵?”

    吕蒙惊讶道:“这种时候吗?”

    周瑜笑道:“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们捞到了沉船碎片吗?船舱内多有粮草,大抵是运粮船被风雨打翻了,柴桑城内的粮食怕是见底。”

    吕蒙大喜道:“这种风雨不能走水路,只能走陆路,他往瑞昌派兵马,相比是打算翻山回江夏,那我们调集人马,趁着他撤兵的时候伏击他,岂不是要大胜?”

    “没那么简单。”

    周瑜思索道:“你即刻派人走小道,往瑞昌向西,查看一下纯山和天岳山通往江夏的道路如何。”

    纯山和天岳山就是后世连云山脉以及幕阜山脉在汉代的称呼,要想从柴桑回江夏,就必须先到瑞昌亭,再跨越连云山脉,然后跨越幕阜山脉,才能到鄂县,也就是后世的黄石市。

    这一路过去直线距离都有一百多公里,更别说山势陡峭,道路崎区难行,几乎全是泥巴小道,连条大路都没有,而且翻山越岭,一路可谓是非常难行。

    不过最难的一段路也就是两条山脉,其中多有山谷小道,只要过了崇山峻岭,也会好走很多,因此数万人大军也不是不能走。

    为了保险起见,周瑜还是决定派人过去看看情况。

    数日后,派过去的人回来了,向周瑜报告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从瑞昌通往下雉,也就是后世阳新县的道路被山洪堵住了,走陆路就只剩下南下到南昌,走荆南回江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