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衣带诏到了-第3/6页



  不过沉晨却很清楚,这些人哪怕道德品质不错,但终究是不会体恤仁爱百姓的士族,与自己有本质区别,所以即便是他们讲武德,自己也不能认同他们。

  沉晨沉声道:“汉室颓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世人愚钝,却是不知道天子在曹操手中只是发号施令的器具罢了,如今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拯救汉室江山。”

  刘表摇摇头道:“荆南张羡叛乱,江夏孙策来袭,我亦无能为力。”

  “嗯。”

  沉晨拱手道:“所以我才愿意为使君分忧,若是将来天子不测,遭了曹操毒手,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了。”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刘表听了这话,顿时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沉晨,这小子怕是在暗示他什么。

  这个时候的刘表态度其实还算暧昧,历史上他是在平定张羡,且由于衣带诏使得不少士人对曹操失望之后,才祭祀天地,出门比拟君王,言行不轨,有称帝之意。

  但还没有平定张羡之前,即便现在实力大涨,也不敢有所动作,所以面对沉晨的暗示,他只是摆摆手道:“这些话就不要乱说了,会让人误会。”

  “唯。”

  沉晨瞥了眼刘表的脸色,心里不以为意。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接近午时,成奇来报:“明公,诸位大贤都来了。”

  “走吧。”

  刘表站起身,伸展了一下酸痛的腿脚,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也该去见见这些大贤了。”

  他双手背负在后,第一个走了出去。

  世人都知道荆州士人多心向朝廷,刘表又何尝不知道这点?

  这些所谓大儒名士,在曹操奉迎天子之后,给他上书劝他归附曹操的又少了吗?

  所以刘表很清楚,这些人针对的其实不是沉晨,而是他。

  不过是祸躲不过,他们的名望确实很强大,其中甚至有好几位是刘表曾经想征辟为太守级的大儒,比如刘巴、王俊、颖容等等。

  但正因为对方的名望强大,如果避而不见,反而惹人生疑。

  因此刘表也必须保持好这个暧昧的态度,既不能让世人知道他称帝的野心,也不能让人以为他软弱无能。

  而跟在刘表身后的沉晨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是在想。

  这次试探,果然试探出了问题。

  刘表确实野心很大呀。

  出了后院,一路到了前厅,此刻蒯越已经招呼着诸多大儒名士进入厅内。

  蔡冒被刘表派去镇压张羡去了,蒯越则被召回来留守襄阳。

  由于他也是荆州名士,接待工作自然由他来做。

  随着成奇出来一声“刘使君到”,刘表缓缓走入厅中,诸多名士大儒也就站起身,向他行礼:“见过刘使君。”

  虽然这些名士大儒声望很大,但刘表也不弱。

  三国演义把他评价为“八俊”,正史上他是八及中第七位,按照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排名,他在士林里的声望排在这三十五个人当中的正数第二十六,倒数第十。

  所以荆州名士虽然对刘表不主动勤王,不依附朝廷,割据地方的主动颇有微词,可碍于他在士林当中的名望,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规劝。

  要是换了别人,在衣带诏之前,你要是不依附朝廷,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了,比如袁绍就被很多名士骂为国贼。

  刘表进入厅内,走到主位之上,环视众人一圈,才说道:“诸位请坐。”

  诸多名士就继续坐下。

  厅内除了蒯越以外,还有蒯良以及刘先、邓洪、文颖等另外几个亲信从事。

  沉晨的位置则在最下面,与邓洪几乎都快坐在门口处。

  等到大家都坐下之后,刘表才说道:“今日诸位大贤一同上书,都要来见我,不知道是何事呀。”

  王俊早年与曹操有旧,最着急上火,便第一个站出来说道:“使君,我听闻治世之道便是忠孝与仁义之道,这是真的吗?”

  刘表皱眉,这里都是饱读经义的大儒名士,还问这种问题,是在羞辱谁吗?

  但他还是有涵养,说道:“自然。”

  王俊就说道:“昔年商王无道,武王伐纣,伯夷和叔齐却要阻拦他们,这个道理是对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