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郭嘉-第2/3页



 自己这位四子自幼聪慧过人,才五岁就已经熟读经书,甚至还能够自己写文章,如此机敏,自己至少不用担心将来后继无人了。

 正想着,小曹植蹦蹦跳跳地已经从院子里跑过去,右侧的石拱门走出一位大概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器宇轩昂,眉宇间有几分曹操的影子,走着阔步来到书房前,说道:“父亲。”

 “是子脩啊。”

 曹操见到曹昂,更加满意,抚须说道:“有什么事情吗?”

 曹昂说道:“文若先生求见。”

 “他一个人吗?”

 “还带了另外一位先生。”

 “让他们进来吧。”

 曹操转身回到书房,坐在席上等着荀彧。

 他跟荀彧的关系其实更像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比如荀彧称呼曹操就比较官方正式,绝不会称呼他为属吏应答上级的那种“明公”之类的词汇。

 所以荀彧进曹操的府邸就会比较正式,要先通报,等曹操同意之后才会进来。

 反观戏志才,以前经常会直接进去,没有人拦他。

 荀彧进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走进书房后先向曹操拱手一礼:“司空。”

 “嗯。”

 曹操点点头道:“坐吧。”

 荀彧就与那年轻人一起坐到了曹操身边的一张席上。

 等他们坐下之后,曹操问道:“文若,马上就要年关了,找我何事啊?”

 荀彧就说道:“志才病逝之后,司空写信给我,让我推荐一位能够接替志才的人,我这不就带来了吗?”

 那年轻人微笑着向曹操行礼道:“郭嘉拜见司空。”

 “哦?”

 曹操非常诧异地打量着郭嘉,见他大概二十五六岁,面容清瘦,颇有仪表,心中很有好感。

 但这个年代空有其表的人不计其数,长得帅不一定有才华,因此曹操沉吟片刻,问道:“既是文若举荐,那必是大才,不知道能否处理国家大事?”

 郭嘉笑道:“司空是指什么?”

 曹操想了想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我正欲用兵四方,这兵事当如何?”

 郭嘉沉思片刻,回答道:“司空奉天子以讨不臣,正该用兵四方。但北方袁绍实力强大,暂时不宜与他交恶,应该与他结交。所以司空主要用兵,当是先据河南,再虎视四方。”

 曹操说道:“你的意思是?”

 郭嘉说道:“司空必须要先处理一切能够威胁到许都的敌人,譬如南阳的张绣,徐州的吕布,还有淮南的袁术,得到了河南之地,积蓄力量,才能够向北迎击袁绍。”

 曹操大喜道:“这正是我要寻找的大才,你的想法与我一样,我也是打算先破南阳的张绣,再征讨吕布袁术等人。”

 荀彧诧异道:“司空这么快就又要出兵了吗?频繁征战,恐怕对国家社稷不利。”

 曹操叹息道:“时不待我呀,我又何尝不知道,连年战争,军心民心都会不稳。可四方贼寇诸多,皆有不臣之心,若想匡扶汉室,也只能出兵讨之。我欲年后就出征张绣,这后方就依赖你们了。”

 其实出征张绣的事情早在上个月他就已经考虑清楚了,南阳离颍川太近,如果不先处理掉张绣的话,一旦他东攻徐州,老家就有被偷的风险。

 所以采取远交近攻的原则,他必须要把老巢周边的势力一个个清除掉。

 历史上他就这么做的。

 张绣离得最近,就先攻打张绣,把盘踞南阳的势力清除。

 然后淮南的袁术突然北上杀死了陈王刘宠,占据了陈国,威胁到了颍川,他就立即亲征袁术,把袁术打回寿春。

 后来吕布的势力与他接壤,他就亲征吕布。

 反正谁离他近,曹操就打谁。

 势必要把周围能够威胁到他的人一一处理干净,这才在占据了整个河南之后,与占据河北的袁绍进行决战。

 看上去战略好像没什么新鲜,不就是战国玩剩下的远交近攻吗?

 可这却已经是当时最好的道路。

 毕竟你总不能放着身边的威胁不管,先去攻打离自己很远的敌人吧。

 所以在这一点上,曹操的头脑非常清晰,非常清楚自己现阶段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而郭嘉能够跟他有一样的见识,这让曹操有了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接下来曹操又与郭嘉谈论了很多国家大事,两个人都非常高兴,一个觉得找到了能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的人,另外一个则认为自己遇到了明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