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离职-第2/4页





        顾清还记得面试当天,赵煜月亲自上阵把关,一番简单了解之后,赵煜月看似随意地提出了那个早已“开卷”的问题:“请谈谈对‘星如雨’的理解和看法,角度自选,但必须是自己的观点。”

        有赖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赵煜月一直追问她当时为什么会想到那样的解释,顾清至今还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

        “我认为这幅‘星如雨’其实无处不在表达一种离别的氛围。

        首先,主体人物虽相向而行,人形格的错位却暗示了二人不可避免的擦肩而过,以及最终的背道而驰,这是人物烘托的离别,恰好与电影最后的结局相符,这一点也是大家关注到最多的地方;

        其次,此图上未及天空,却似划过漫天流星,有人认为是流星雨或者烟花,但流星、烟花之类不会落地而形不灭,所以我认为这一猜想不符常理,再加上电影男女主之间的对话中曾多次谈到金盏菊,所以我想,那些应该是被幻化的金盏菊花瓣,以及一些惨杂其□□含离别寓意的彼岸花等花瓣,以一种花瓣雨的盛景来暗示离别,也恰好符合了电影中男女主初时热烈,结局黯然的感情线。

        所以说,这幅‘星如雨’可能既不是流星雨,也不是寓意烟花易逝,反而是完完全全的离别与错过。”

        据说,后来赵煜月私下里曾数次跟其他面试官力荐顾清,因为顾清的综合实力在当时的所有面试者中实属只算中下,其他面试官其实并不看好顾清,再加上顾清的理解其实并非正解,所以如果没有当初赵煜月的力荐,顾清大概是进不了星落工作室的。

        后来,顾清和赵煜月渐渐成了朋友,曾问过赵煜月原因,赵煜月只是说,当时顾清的解读虽然确实跟她的创作初衷并非完全吻合,但她也确实提到了一个关键点——离别。

        关键的一点是,赵煜月通过顾清的解读对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纠结的人,她的解读里,充满了伤感,却又浪漫无比,这种恰到好处的“伤感的浪漫”,在赵煜月看来,其实是适合做设计的,就像她的作品和她的专业,她学的工业设计,拿来的确实平面设计的作品,这种看似矛盾却不让人感觉到违和的事情,她似乎做起来得心应手,赵煜月觉得,也许顾清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而事实也证明了赵煜月当年的猜想,顾清在设计方面确实有点独到的东西。不过,她也确实没想到,顾清会在上升期提出离职,并且还是以转行的理由。

        但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赵煜月当初对顾清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人确实有想法。

        这天,顾清如往常般拎着一杯咖啡走进办公区,虽说今天是顾清在职的最后一天,但其实她早在半年前就提出了离职申请,只不过当时负责的几个项目不是已经开始运行,就是处于中后期阶段,再加上赵煜月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人员,而且顾清也确实暂时没有什么高密度的安排,所以不论是出于职业素养,还是朋友道义,半年前顾清主动与赵煜月提出,把现已对接的项目完成之后再真正离职。

        昨天,顾清结束最后一个项目,跟小组成员以聚餐的形式做好了提前的道别,今天她只要和即将接替自己的小组负责人做好交接就好。所以自早上到达办公室后,顾清就一直在整理自己近几年来负责的项目状态及每个项目的相关对接人等信息,整理得差不多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