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首辅大人的妙计-第2/3页





    “免礼,平生!”朱由检等到群臣起身后,方才向王承恩示意,“给诸位爱卿赐座!”

    群臣虽然不知道朱由检为何临时召见,但着在乾清宫站了大半个时辰,又不敢随意移步,早已‘腿’脚发麻,向朱由检谢过恩后,都是毫不客道地落了座。

    朱由书再次扫视群臣一眼,沉着脸道:“众位爱卿,流寇正在肆虐,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但杨嗣昌不幸病逝,有谁主动承担平贼督师一职?”

    陈新甲见无人应答,正待说话,不知觉瞥了周延儒一眼,见周延儒微微皱眉,忙忍住话头,是呀,皇这次没有问自己,而是问“谁愿意主动承担平贼督师一职”,自己没有主动督师的打算,为何要惹火身?

    他心暗暗羞愧,周延儒是人‘精’呀,不,大臣们都是人‘精’,谁也没有说话的意思……

    朱由检见众人都是低着头,心更明镜似的,微皱眉头,道:“你们都不愿督师,自然知道督师的不易,杨嗣昌督师多年,虽然未能全功,却也多有功绩,数度接近成功,这份功绩,难道能被抹杀吗?”

    众人沉默良久,左都御史王道直道:“杨大人虽然督师有功,然……”

    朱由检面‘色’一沉,立即打断了王道直的发言,“如果让王大人去督师,王大人以为如何?”

    “这……”王道直一时语塞,皇对言官一向宽厚,便是黄道周坏了朝廷与鞑子议和的大事,也只是被贬官而已,今日怎的如此……自己不过是言官的首领,难道要言官的首领去督师?

    难道一切都是为了杨嗣昌?对了,杨嗣昌是皇一手提拔,弹劾杨嗣昌,是打皇的脸!不过,为了朝廷,皇的脸难道不该打?

    他正要辩解,朱由检却是道:“杨嗣昌是朕选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流寇没有向周边扩散,难道不是功绩?”又狠狠瞪了王道直一眼,继续道:“大家排斥,意‘欲’沽名……本该重治,尔等又说朕庇嗣昌,姑饶了这一遭,再勿多言,亦不可弹劾,朕自有定夺!”

    皇帝将话说到这个份,谁还再敢弹劾?

    言官们弹劾杨嗣昌,并非与杨嗣昌有多大的仇恨,亦不是为了所谓的“朝廷”,而是为了向皇表表忠心,刷刷自己的存在感,不至于被别人看轻。

    既然皇心意已决……

    言官们一时沉默,六部九卿更是不敢说话,如果轻易开言,得罪了朱由检,没准平贼督师的帽子,要可能扣道自己的头,还是沉默为好!

    王道直刚才出言,被朱由检完全否定,这是言官的耻大辱,言官的职责便是说话,如果说话的权利被剥夺了,还能沉默下去,以后还如何统帅言官?

    王道直觉得自己丢不起人,虽然朱由检的目光冷凛,像是要吃人的恶狼,他还是道:“皇,算杨大人……但左良‘玉’统帅十余万大军,又与张献忠作战多年,理应熟悉张献忠的秉‘性’,襄阳被迫,左良‘玉’若是不罚,臣实在心难平……”

    听说是左良‘玉’事,朱由检的脸稍稍和缓些,“左良‘玉’降三级,”顿了一顿,又道:“着戴罪立功,如果不能平贼,一并处罚!”

    众臣离开乾清宫时,朱由检却是留下了陈新甲,周延儒走到大厅的正‘门’时,趁着众人不备,朝陈新甲会心一笑,随即别过身去,快步出了乾清宫。

    朱由检等众人出了乾清宫,方才让王承恩奉茶水,道:“陈爱卿,这都半日的时间,可有平贼督师的人选?”

    陈新甲心有数,却是故意蹙起眉头,道:“臣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快说,快说,究竟是何人?”朱由检已经迫不及待了。

    “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

    “丁启睿?”朱由检沉‘吟’半响,道:“他行吗?没见过他有多少军功呀……”

    “皇有所不知,”陈新甲小心地道:“丁大人总督陕西不久,虽然没有大功,却是将陕西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大半年以来,皇可曾听说过陕西的流寇?原本陕西的流寇闹得最凶,张献忠、罗汝才之流,可都是陕西人……”

    朱由检若有所思,却是没有说话。

    陈新甲唯恐朱由检不同意,那他再提不出平贼督师的人选了,忙道:“皇,丁大人不仅德高望重,又有总督陕西、对付流寇的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