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4章 该动身了-第2/3页





        在连载期间,别的书商根本无法私印,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章的情节是什么。

        人们想看吴王的新书,就只能买《明报》。

        等到最后写完了出书,该赚的钱早就赚到手了。

        到时候肯定少不了有人盗版,但是那时候,他们所赚就少多了。

        自己吃肉,总得给人喝一点汤。

        其实,孙仲连等人不知道的好处还有很多。

        朱允熥没有告诉他们,其实《明报》最厉害的根本不是连载赚钱。

        而是广告赚钱。

        等到《明报》积累了足够的人气,成为大明第一大报,甚至超过邸报之时,那是什么情景?

        第一支广告,当然是宣传推广大明科技院下属公司做出来的产品。

        有大明科技院下属公司带头,其他商户必然会跟进。

        要知道,资本主义萌芽是从大明开始的。

        不久的将来,大明的商品经济会得到迅猛发展。

        人们的商品意识、经济意识、市场意识会大大增强。

        那个时候,《明报》就会是各个商家做广告的最大平台、最强载体。

        并且,在合适的时候,《明报》会成为左右舆论的最佳工具。

        《明报》一定会成为大明的喉舌。

        之所以取名为《明报》,一方面这是大明朝。

        另一方面,也是向金庸老爷子致敬。

        朱允熥专门与孙仲连聊了聊,感到此人可用,他不应该仅仅限于书、报这个领域。

        那就成立大明实业集团,下设大明书香、大明盐业等分公司。

        让孙仲连主管大明实业。

        本来想让陶成道主管的,但专业人干专业事。

        陶成道如果分心来搞商业,一定会影响他的研究。

        陶成道就一心来搞研究。

        大明实业集团负责大明科技院的建设。

        大明盐业、大明书香所赚的钱,立马投入到大明科技院建设之中。

        需要哪方面人员,都由孙仲连来招聘。

        只要钱给到位,没有挖不来的人。

        很快,在陛下划定的地方,人声鼎沸,各种建设如火如荼。

        ……

        陛下明确吴王封地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但没有说让朱允熥何时就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