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6章 让三孙去折腾西域-第2/4页





        能把文臣怼得无话可讲,你能说咱三孙是废物?

        既然三孙嫌人少,搞一个大场面,那就满足你!

        “蒋瓛,周知京中七品以上文官,两柱香内到这里来,”朱元璋说道:“院子太小,就让他们在外面站着。”

        齐泰等人大喜,陛下,这是要搞大了。

        七品以上文官都到这里来,显然是要惩罚吴王朱允熥了。

        因为陛下不可能把七品以上文官以及在外面的几百名文人士子、国子监监生都给处理了。

        并且,陛下让文官来,没有让武官来。

        这说明,陛下在处理朱允熥的时候,不想有任何阻力!

        刚才在朝堂上,正是以蓝玉为首的武将们反对,才让陛下没有当即下定决心。

        陛下叫来七品以上的文官,搞这么大阵势,显然是要整朱允熥了。

        终于,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了。

        杨溥、铁铉都担心起来。

        这么多文官、文人和监生们联合起来!

        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吴王所做之事,仔细想来,对于国家、对于大明来讲,好处巨大。

        相对于三黄五帝时期,人们的活动范围变大了,这是因为路的延伸、车的改进。

        开垦的土地以及人口都增加了,这是因为种子、农具的改良。

        现在连平民百姓家中都有《大诰》等书,这是因为纸张以及印刷术的发明。

        朝廷上下之所以对技术不重视甚至是嗤之以鼻,主要是因为掌权的官员不是工匠出身。

        自己也一样,都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

        只是在接触吴王之后,对于技术的偏见才有所纠正。

        从根子上讲,吴王的所作所为,特别是成立大明科技院,将会动摇大明以儒立国的根本、打乱士农工商的次序,长此以往,会影响文人士子们的利益。

        但是,吴王似乎是太急了,有些事可做不可说,可说不可做。

        陛下这次怎么办?真的要惩罚吴王吗?

        京官接到通知之时,个个都兴奋起来。

        又穿起官服,或疾走,或坐轿,急急朝吴王朱允熥的府上赶过来。

        看来,陛下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对吴王的处理结果。

        蒋瓛前来复命,所有在京七品以上文官都到了,在院外候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