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8章 陛下编的书不是东西-第5/7页





        太监刘洪抱着一堆奏疏,叫上了二皇孙朱允炆、内阁辅臣杨溥,随后也去了吴王府。

        天啊,陛下,真的是要在吴王府里办公了!

        陛下散朝之后,一般都要回养心殿。

        内阁辅臣将奏疏先拟出意见之后,再送到养心殿里。

        养心殿是殿下的办公场所。

        现在,养心殿里不待了,直接来到了吴王府。

        还叫上了二皇孙和内阁辅臣。

        陛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短短时间内,人们的猜测就出现了多个版本。

        朱允炆、杨溥来到了朱允熥的院子中,看到康桢的样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以为康桢说什么话惹恼了陛下。

        这时,蒋瓛带着人和物回来了。

        朱元璋大怒,康桢,作为吏部尚书,本应为百官之楷模,哪知道竟然收这么贵重的礼物!

        这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康桢的家里居然没有咱编的《大诰》!

        “康桢,你家中不存放《大诰》?!”

        “朕出大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康桢,你把朕的话当耳旁风了?”

        康桢此时,根本无话可讲、无理可辩。

        康桢明白,陛下这是在找茬。

        京中大臣,品级越高,对《大诰》就越不重视。

        普通百姓家中有《大诰》,就算犯罪也可以减免。

        但对于官员来讲,放不放《大诰》区别不大。

        当官员有罪之时,陛下根本不管你家里有没有《大诰》,只管治罪。

        胡惟庸等官员被杀之时,陛下何时让查过他家里有没有存《大诰》?

        因此,大凡五品以上官员,家中很少有存《大诰》的。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一时冲动,把吴王朱允熥的《西游记》贬得一踏糊涂。

        老百姓不需要读什么书,本来就是这么个理。

        但偏偏让朱允熥给抓住了,并且无限放大,扯到了陛下编的《大诰》上。

        此事,陛下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但陛下偏偏认真了!

        这说明,自己得罪了朱允熥,而陛下对朱允熥又特别偏爱。

        虽说陛下不让朱允熥上朝议事了,但对朱允熥的宠爱却是一如既往,甚至,更甚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