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7章 方孝孺发飚-第3/3页





        方孝孺将《西游记》递上。

        康桢翻了翻,哈哈大笑:“方夫子,这是你写的吗?”

        方孝孺道:“在下的水平写不出《西游记》。此书,实为吴王所著。”

        “哦,原来如此。”康桢顿时了然。

        “康大人,吴王此书,寓意深远,立意高远。这个暂且不说,您看看这个,确为一大创新。”

        方孝孺指着《西游记》说起来:“当时,在下颇不理解,后来才明白吴王的用意,这对于我大明来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后院的朱元璋听得奇怪起来,方孝孺居然对吴王的《西游记》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居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吴王写的《西游记》只不过是话本而已,既不是老子的《道经》与《德经》,也不是《诗经》。

        怎么可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康桢看后道:“方夫子,老夫平时一直对你很佩服的,现在嘛,你已经变了许多了。这本《西游记》,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

        方孝孺的牛脾气上来了:“康大人,大雅之堂难道就是国子监、翰林院吗?”

        “书是让人看的,不是摆在那里落满灰的。请恕下官直言,您的书就算是摆在翰林院、国子监,结果也是束之高阁、落满灰尘、无人问津!”

        康桢哪知道方孝孺居然是这个态度,气得指向方孝孺的手都抖了起来。

        方孝孺现在对于朱允熥是越来越佩服了。

        现在有人看不起朱允熥,他是怎么也忍不了了。

        朱元璋此时奇怪了,方孝孺居然对吏部尚书发飚了!

        方孝孺是咱派给朱允熥的。

        方孝孺怎么对三孙如此佩服?

        难道三孙向他显露过才干?

        不会,三孙是不会轻易显露的,特别是在文才方面。

        如果想让方孝孺服气,就必须在他最擅长的地方超过他。

        难道就是因为《西游记》折服了方孝孺?

        也不对,咱听沐瑶给自己讲过《西游记》的片断,故事很精彩,但是遣词造句方面,跟大白话没多少差别呀。

        方孝孺,绝对是耿直坦率、宁折不弯之人,他对三孙的《西游记》如此佩服。

        这说明,三孙在文才方面,也不装了!

        在文才方面,三孙也要显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