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6章 让朱棣无路可走-第2/4页





        陛下看向自己的眼神,显然是鄙视加嫌弃。

        “解缙,咱让你回乡,为何一拖就是好几天?”朱元璋问道。

        解缙背上的冷汗直冒,陛下这是要问罪了!

        「不是吧,老朱这是要惩治解缙了?」

        「真不知道解缙怎么得罪老朱了!」

        「难道是解缙上的万言书惹着老朱了?」

        「老朱,你给解缙扣的帽子太大了,他的小心脏根本承受不起!」

        「在我眼里,解缙没什么大用。但是放对了位置,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最少,可以让他参与修史和编书。」

        「这是解缙最擅长的领域。」

        「朱棣干的最辉煌的一件事情就是,编纂《永乐大典》。」

        「这是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当时就是解缙带着两千名文人士子,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花夏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共记3.7亿字。」

        「这部大典,上自古初,下及元代,经史子集,与凡道释、医卜、杂家之书,无不收集。」

        「花夏文明为什么五千年不断?」

        「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永乐大典起了巨大的承载作用!」

        「为编这本大典,解缙呕心沥血,四年时间,身体都熬垮了。」

        「朱棣说,这部大典,目的就是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朱棣做到了!朱棣之所以在花夏帝王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这部大典!」

        「谁说朱棣只会武功,不会文治?一部大典就解释了一切!」

        「这本大典毫无偏颇,对科技、医学、农业等各方面也都给予了收集。」

        听到这里,朱元璋大为感慨。

        要不是三孙,他哪里知道朱棣今后要干这么大的一件事!

        而且,这件事干得妙!

        编一部大典,收集从古到今的所有书籍!

        这是以前的帝王未曾做过的事情。

        如果自己把这事做成了,岂不是可以流传千古、流芳百世?

        自己出身农家,没有什么文化,虽说后来努力学习,毕竟是先天不足。

        像刘基这样的文化世家,恐怕从心底里看不起自己。

        洪武初年,为了让那些大儒出来为朝廷做事,还曾亲自上门去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