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老师也赖着我-第3/4页





        人们通常也只引用一些名言名句。

        “道可道、很道、有名、很有名...”朱允錡一路行在前面,没有打半点绊子。

        当方孝孺傻眼时,朱允慥背井离乡地走过来。

        天呐,吴王如今肯定被文曲星附身!

        就让他把《道德经》背下来,暂时想想吧!

        又选了一本《淮南子》.朱允錡淡淡一笑,还算顺畅,毫无差错!

        方孝孺认为,光是能背书就只能说这个人头脑异常好使、具有过目不忘之能。

        但吟诗作赋对对子,要经过日积月累才能达到目的,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升的。

        方孝孺说:“吾有联以娶潘家郎为妻,水田方米”。

        朱允禩:“下联到:嫁何家女回来,添人口就添丁”。

        方孝孺一惊,此乃与潘翰林饮酒作乐,想出上联。

        图1拆字联、潘氏、左有水、上有米、下有田地。

        当知吴王想也没想就径直对号入座,何者,左曰人、右曰丁、中曰口也。

        整齐到了极点!无懈可击!

        方孝孺接着出了题目,各种各样的对联,回文联的,顶真的,同音的。

        朱允玏都毫不犹豫的现场对了出来。

        又转而赋诗,朱允玙于屋中略行数步,便输出为诗,而第一首妙不可言。

        方孝孺服!

        如果背诵一篇侥幸的话,背诵几篇又如何?

        如果对一联只是偶然性的,那连出数十联又如何?

        如果作首是偶然的,那连首多而首的经典之作又如何?

        这个人的层次,高不过他自己了!

        在层次上,朱允慥能成为他的恩师!

        无怪乎朱允錡总是睡他上课!

        本身已无法教导他。

        “吴王之大才也,下官远不及也”。

        朱允慥很满意方孝孺这才看出他的厉害!

        欲为吾师,汝方孝孺未足!

        方孝孺今天要有自知之明,而且要主动请辞。

        方孝孺说:“吴王,我这就去做侍讲吧,我向陛下交代一下吧!我虽不能教您出新,也要温故而知新!”

        朱允炆根本无法忍受这个人!

        脸皮真是厚!

        还要死皮赖脸的留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