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矫诏的罪很大-第2/4页
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转念一想,三位锦衣卫高手,面对朱允錡,完全毫无反抗之力。
心里再一次放下。
可是吴王却一天比一天不见人影,使得群臣尤其文臣议论纷纷。
再就是大逆不道,不肖之子这些词开始传入朱元璋耳中。
朱元璋伤感之余又忍不住烦躁。
这个孩子莫非是真走就藩?到大好河山看看吗?
爸爸去世了,那么重大的事情,他没听说过吗?
找来找去,非要找回他不可,不行,绑着回去!
锦衣卫的指挥使接旨后,马上动起手来,一张大网罗自京城向外展开,很快就展开了。
锦衣卫之举,吏卒皆见。
吕氏与朱允炆伤心之情,早已经发泄得七、八、八。
这时,母子俩相视一笑,眼里流露出了分明的惊奇。
“母亲之后,这件事,是否能让皇上察觉呢?”朱允纯看着身边的太监们,心里有几分担忧。“这可怎么办呀?”太监们都在低声嘀咕着。“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朱允炆还有点着急。
“我儿子松了口气,这件事办得异常隐蔽,传旨两个小太监都已办妥了!”
吕氏说:“再也许吧!锦衣卫发现的不过是一些死尸罢了!”
朱允炆内心一惊,他亲娘竟然也有后手遮天!
吕后接到朱标暴毙杭州的噩耗后,差不多第一时间就派来两个小太监。
要他们去朱允愔府中,传皇上口谕。
本想朱允錡不轻生。
虽然朱允禩在奉天殿中说过愿意立即前往封地的藩王。
但是吕后与朱允炆却认为这并非朱允炆真心之言。
不料两个小太监“传旨”结束后,朱允禩便带着几人匆匆出城。
两个太监做好后,吕氏派人来到朱允慥家。
桌上找到朱允錡给蓝家和常家留下的一封信,称自己将到松江府来就藩。
这封信立即付之一炬。
当太子朱标暴毙噩耗传至京城时,各藩王均收到了进京的旨意。
惟独缺少吴王朱允一人!
朱标刚下葬,下一步怕是要立储。
朱允炆不是京城的人,那从皇孙这一层面上来看,朱允炆根本不会受到什么威胁。
夫死矣,吕氏当然哀恸异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