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你在将花夏推入火坑-第2/3页
然后按照皇孙的话去做,选择其他金属来做那个储备。
只要能把财政货币体系理得井井有条,个人有点脸面又算得了什么?
朱元璋站立起来,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道:“范敏啊!你说得很有理,也很有些道理!”
范敏心喜,最后,终会获得皇上首肯!
“只不过,以铜为物,亦不切实际,因为咱们大明,确实缺铜”。
臣想不到朱元璋竟拒绝了以铜的选择!
每个人都觉得这个方案最容易!
皇上竟然要自我推翻之前的决定,真是皇上,只是器量很大而已!
下一步是挑选金银。
选项越少答对的几率越高。
臣下突然熙熙攘攘。
范敏尚未开口,另外几位尚书乃至太常寺和光禄寺等官亦出面。
每个人都有一个惊人的疡:银色。
朱元璋并不急着做决定,只是不明白人们为何要这样选择。
户部尚书好不容易才捞一把:“皇上,用银,古已有之,百姓早已习以为常了。”
有些官员补充了原因,也提供了根据。
朱允炆还建议说:“白银是民间普遍流通的货币,可利用宝钞将银两逐渐回收,铸局均匀铸造银锭,为了避免老百姓不利用宝钞简单地利用白银进行贸易,官府对每年可供兑换的银量应予以适当管制”。
2市场流通白银数量较少,直接利用白银进行的民间交易数量也较少。
“时间一长,宝钞变成民间交易用的钱,白银也变成储备用的钱。
朱元璋听了,朱允炆的话还挺有理!
这个时期与朱允炆形成反差的是他似乎并不是很出色。
现在看来朱允炆刚提出的意见显然已经深入考虑!
很可能正是他对朱允炆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心态给他带来危机感。
亦不知朱允炆地朱允炆这番提议是怎么评说。
正在思索之时,朱允炆内心的声音便传入他心中:“朱允炆能成为皇太孙并最终称帝,虽在位4年,终究是称帝了
“朱允炆还算得上是一个层次吧!”
“这一提议颇有创见!它解决了一个老问题!
“这比刚建议的加强监管、严惩以银交易的老百姓要高明很多!”
善良、善良、善良,朱元璋在心里不停地称赞。
既有对朱允炆意见的褒奖,也有对朱允炆态度的赞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