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姜少师上任





甭管元始天尊出了什么问题,  还是姜子牙听错了命令,总之人到了朝歌就别想走,  吃进来的人才就没有吐出去的道理。

        “那你擅长什么?”

        苏黎回忆封神神话,  可惜神话中只强调了姜子牙封神职责以及占卜之能,对他真正的个人能力着墨不多。

        提及能力,姜子牙就立刻想起自己来的路上几次算卦时显示的不可掐算,  他知道大王想听的也并非是这个,便道:“治军治国,皆有所涉猎。”

        “夫鱼食其饵,  乃牵于缗,人食其禄,  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  鱼可杀。以禄取人,  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这就是说,  国君统治百姓,就要像渔人钓鱼,  以钓饵来诱使人们上钩,  听从驱使。

        苏黎眼睛亮了,她先登上马车,示意姜子牙也上来。

        他有些迟疑,这样与大王同坐一辆马车于礼不合。

        苏黎坚持请他上来:“无妨,孤迫不及待的想和子牙详谈。”

        二人在马车上,  姜子牙捋着胡子,  透过帘子看见朝歌百姓朝气蓬勃的模样,  颇有几分感叹。

        “善为国者,  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瘳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也。”

        在感情、道义、物质上付出这么多,对人又仁既爱,其目的就是“欲使主尊人安”。

        同样的话,落在西伯侯姬昌耳中是塑造“仁德”、“爱民如子”的形象,落在苏黎耳中嘛……

        苏黎:“言之有理。”

        姜子牙脸上刚出现些许被认同的高兴,便听她话锋一转:“然父母爱子,爱之深、责之切。”

        姜子牙陷入呆愣。

        大王这是何等清奇的脑回路?

        苏黎:“若国君一味付出,使得人人不做事便不必担忧饥瘳,那就不会有人下田耕作,这反而助长人们不劳而获的心理,对始终勤劳的人不公,也为国家埋下隐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君能做的,是改进工具、改革律法规则、制定合理赋税,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先。具体如何因人而异。”

        姜子牙想了想,这逻辑没错。

        看来大王面对困难更趋向于硬核推平,而非委婉迂回

        但改进工具,改革律法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苏黎的回答是令马车直接把他们带到研究院。

        这本就是她近日计划内的行程,倒也不算为了姜子牙专程来这里。

        苏黎先带他去看了炼铁,铁制造的犁铧比青铜制造的武器都要锋利有韧性得多,这间屋子温度极高,一进来便出了一头热汗,他看着屋子里的炼铁炉,心情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