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论道



    东方学府。

    整个东方地域的精英聚集之地。

    “哈哈哈,”鹳楼之上,一男一女两道身影正在接受着诸众的恭贺,突然一阵大笑声自身后传来,男女双双回眸,男子恭敬行李,女子则直接扑上去,对这个亦师亦父之人撒着娇。

    “师父,”雄浑的磁性男声与糯糯的绵柔女声同时响起。

    “好好好,千年了,你是继千年前那位天之骄子之后,再度领悟《浩然正典刑》的弟子,我文台道社,终于可以再度重现千年前的辉煌了,”苍老的身影欣慰的说道,谁知,这名令他一直欣赏有加的弟子,却缓缓的摇了摇头:

    “师父,我修《浩然正典刑》,已走上了岔路,就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

    “师兄!”男子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女子更是心怀担忧,偷偷的扯了一下他的衣襟:

    居然当众顶撞自己的恩师!

    “嗯?你这是何意?你想说,为师多年来的教导是错的吗?!”

    果不其然,就在兰白衣一言惊座之时,原本面带和蔼色的师父复而又转威严,面现不满。

    “是的,”非但当众顶撞自己的恩师,兰白衣甚至还直接出言否决。

    “大胆!你区区一名陪读书童,师父因见你悟性聪颖这才收你入门墙,可你非但不思感恩,却还敢如此大言炎炎,口出狂言,你如何对得起师父在你身上花费的诸多心血!”

    不遭人妒是庸才,兰白衣的少年风发,早已引起许多师兄弟的警惕,如今兰白衣字出洋相,他们自然要紧跟着落井下石,大声喝骂他以表衷心的,赫然便是他们这一道社的大师兄,也是师父的开山弟子归陆道。

    “无妨,”苍老人影摆了摆手,望向自己这名最为欣喜的弟子,眼中原本的激动之色已然不再:

    “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些什么来。”

    ‘如今的修真界,已经练真话都不让说了吗?’兰白衣见此情景,心中更觉疲惫,他修行归来,本想好好感悟一番,并将自己的思想与修行心得分享出来,可众人要为他庆祝,他也只能答应这场庆功宴,原本想趁着自己灵感未逝,先说出一些感悟心得来,不曾想话未出口,便已遭如此待遇。

    “诗中有哲学,这是自千年前的文台道社——王忠悫先贤所言,他以诗喻哲,将诗分为人生三境,亦是修心三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

    第一境,旨在告诫后来人,需树立一个目标,人生不能庸庸碌碌,修行不可为修行而修行,要从小培养本心,明心见性,照见通达;

    第二境,旨在告诫后来人,树立目标之后,需坚定不移,矢志不改,不可畏惧前途坎坷磨难而退缩,应维持本心,灵台跃动,方能披荆斩棘,直达彼岸……”

    说到这里,兰白衣却顿口一停,他的师父一挑双眉,胸前两缕美髯舞动,他的眉毛,居然已经长到跟头发混在了一起:

    “不错,继续说。”兰白衣所说的这些,自所有弟子入文台道社的第一天都必须要通读这些,因此兰白衣说的,也没人会否认。

    不过——

    “在此之前,”兰白衣向自己的师父,以及诸位师兄弟鞠躬行了一礼:“此前,请容弟子不敬,借用王先哲之语言。先哲以诗喻哲,弟子则喻诗表心迹。”

    向自己的师父恭敬拜了三礼,兰白衣这才起身,缓缓说道:

    “弟子不敬,借用先贤至理。

    弟子觉得,修心有三境,这是对那些自小聪悟过人,天赋异禀的骄子而言。对于普通人,则应该先有思想四境,而后再读修心三境。”

    “大胆,你这是要连先哲一起批判吗?”再度有人跳了出来,不过兰白衣并没有理,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非是批判,只是哲学,不是人人都懂的,既然修行心得面向大众,就应该考虑到大众思想境界,”一言激起千层浪,兰白衣此言,是将所有弟子,包括这大陆上的绝大多数人全都涵盖了进去,他知道自己一言会引起多大反响,但他却怡然不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