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侯村寻迹



送走阿璇,苏笠又坐到电脑前,开始对女娲的资料进行认真地整合并进行深入地思考。

        在中国先秦诸多文献古籍中,对女娲多有记载。

        《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太平御览》:“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绎史》:“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博雅》:“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帝王世纪》:“女娲氏,风姓,承疱羲制度,始作笙簧。”

        ……

        如此多的记载,其核心的内容为:女娲本姓风,又名凤里牺;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制笙簧”和“置婚姻、合夫妇”、“一日中七十化变”等等。

        女娲开世造物,实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历来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特别是在自然界发生天塌地陷的大灾难时,她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护佑苍生,保住万物生灵。

        此事在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览冥训》中曾有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虽说娲神之说源自上古神话,但立天地、营万物,依己之像“抟土造人”,还是指出了人由神造的根本。

        再加之黄河、长江在东亚大陆的“nw”河道形状,与遍布世界各地的岩画中秘藏的“nw”字母,都在指向女娲也许不光是中国的造物主,其实应该是整个世界的造物主!

        只是,为何只在中国有女娲的传说,而地球的其它地区却没有呢?难道岩画中暗藏的“nw”是另外一个神的代称?他们会是一个人吗?

        大量资料繁复冗杂,是非常容易致人陷入迷茫状态的,苏笠自然无法避免。但是,除了古籍中类似的记载外,基本上再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了。

        左思右想,苏笠觉得必须从女娲文化的历史遗存入手,依靠有形可循的角度去发现点儿什么,他的目光首先聚焦在山西侯村的“女娲陵”。

        侯村,距离洪洞县赵城镇东约有8里,全村人口多达六千多人,是一个较大的村落。

        据说,该村历史始自商、周,因为曾是诸侯所封之地,故得名侯村,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洪洞第一村”之称。

        经专家考证,在《太平寰宇记》和《大清一统志霍州直隶州》中,对“女娲陵”均有记载,清道光七年的《赵城县志》上亦详细写有:“女娲陵,在县东八里侯村。”

        侯村的女娲陵寝始建年代无从考察,估计在2000至3000年前,世称“女娲皇陵”,包括高四五米、周长达四五十米的正陵与副陵,占地面积约3万6千平方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