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黑天鹅港往事(一)-第2/3页



  “赫尔佐格当年就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

  “源稚女和风间琉璃…”路明非突然想到了那个戏子,象龟的弟弟。

  “没错,风间琉璃就是一个例子,但他是赫尔佐格逃到樱花后的实验品。”小魔鬼淡淡的说,“但在黑天鹅港,这样的试验品有很多…”

  “他们对外宣称黑天鹅港从事的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研究项目,他们的工作是建立苏联最大的基因库,在这个库建立完毕之后,即便核战争爆发,人类濒临灭绝,科学家们也能借助克隆技术复兴人类。”

  “他们建立的的确是基因库,但那是混血种的基因库。”

  “他们通过科学研究的幌子开始吸收世界各个国家的混血种基因,无论是北美的圣裁、欧洲的老牌混血种、华夏的屠龙八家甚至是樱花的蛇岐八家,就连赫尔佐格当初带着逃离黑天鹅港的那三枚最强大的胚胎,也是蛇岐八家上一代家主上杉越捐赠的。”

  “赫尔佐格是想利用这些基因进行实验?”路明非挑了挑眉。

  “没错,这些都是赫尔佐格的实验样本。”小魔鬼点了点头,“黑天鹅里有一个孤儿院,他们都是赫尔佐格利用基因库里的基因培育出来的孩子,每一个都做了脑桥中断手术,从三四岁到十一二岁不等,他们穿着整齐的连体白棉衣,戴着棉手套,袖口绣着各自的编号。他们的眼瞳明亮,脸色红润,跑得飞快,看起来受到了很不错的对待,根本不像那些寒碜的孤儿院的孩子。医护人员追着那些在草坪上跑来跑去的孩子,喊他们的名字,为他们量体温测血压,做完这些检查就有一份棉花糖作为奖励。”

  “你似乎很了解…”路明非试探性的问,“那你和那些孩子…”

  “所有实验都需要一个母体…”小魔鬼举起了自己的袖口,那里是用着金色丝线绣成的‘零号’标记,他的眼神冷漠且凶狠,“而我就是黑天鹅里的那个母体,赫尔佐格当年就是因为发现了我才开启的脑桥中断手术…”

  黑天鹅港并非是一座孤儿院,赫尔佐格也并非是一个大发散心的好人。

  这座港口是个牢笼,是矗立在世界尽头的孤独堡垒,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离开。

  每天下午三点的时候,护士们会拿出黑色的木梆子敲击起来,奔跑的孩子们都停了下来,木偶一样站在雪地里。他们追逐的皮球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前滚,可他们的眼睛却已经渐渐的开始泛白,失去了神采。

  角落里那扇漆黑的铁门敞开了,敲梆子的护士走在前面,孩子们跟随着她。他们走路的姿势僵硬,双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上,排成长队,另一名护士在门边统计他们袖口上的数字,一一在名单上打钩,以便确认这些珍贵的“样品”没有流失。

  他们都是试验品,无一例外。

  “你的意思是你的本体…当时被赫尔佐格发现了?”路明非皱眉,“然后他利用着你的身体开始进行脑桥中断实验,然后再利用那些孩子们进行反复试验…”

  “那你的本体现在在哪里?”

  小魔鬼并没有直接回答路明非的问题,而是看向了窗外的大雨,看向了那仿佛要吞噬一切的白。

  …

  黑天鹅港坐落在永久的冻土层上,土层中的冰水几百万年都不曾融化,铁锹碰到那些冻土层上会撞击出耀眼的火花,这种土壤比混凝土都要坚硬,但黑天鹅港的下方却有着一条通往冻土层地底深处的隧道,通往地狱的隧道。

  近卫步兵13师,工兵团,这是那条隧道挖掘者留下的痕迹。

  近卫步兵13师是卫戍莫斯科的精锐,它的工兵团当然也是最精英的,但是谁能想到这样一支王牌部队居然从莫斯科调到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谁又知道他们究竟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或者是命令开始挖掘着这条隧道。

  隧道的顶端记载着挖掘的时间,“1923年6月12日,抵达这里。”

  沿着隧道向下摸索100米,又会找到i新的字迹,“1936年6月30日,抵达这里。”

  如果向上溯源,这条隧道的历史可能从1923年开始甚至是更叫的古早,以那时的技术力量,挖掘者用了整整十三年才挖掘到了一百米的距离。

  隧道极其曲折,还有数不清的岔道,就像是一株分叉的藤蔓,加起来的长度极其惊人,有时往偏东的方向挖掘了几十米之后意识到不对,又返回来从中段向另一个方向开挖。有时为了绕开岩石,他们必须绕道,绕开一块巨石要花几年时间。在那个年代还没有重型机械,挖掘者的工具只能是烧油的机械镐和铁凿,就靠着这些原始工具,他们年复一年地推进,把人生全部葬送在冻土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