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章:反王元老级人物孟让-第3/4页
接着就被杨素碰到,很是惊奇哪家的孩子这么好学,经过交谈相谈甚欢啊!
对着周围的身旁人包括自己的儿子杨玄感说道,你们都不如这孩子。
所以杨玄感开始与李密相交,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基础就这么打下了。
一直到了大业九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派杨玄感在黎阳监理军需运输,也就是河北的相州,铭州南边。
这时天下动乱,杨玄感筹划起兵,暗中派人到长安迎接李密,让他主持谋划工作。
李密到了以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使隋军溃散关外。
意思就是把幽州打下,把杨广堵在东北不让进来。
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简而言之李渊的策略。
下策才是攻打洛阳,而有这个下策的原因是杨玄感想要拿下都城洛阳。
而且他给出的理由乍一听很有道理,简而言之就是朝臣的家卷都在洛阳,不打下这个地方怎么威胁他人?
而且洛阳可是都城,不拿下的话怎么宣扬自己的威名?
最后李密还是没有劝住他,后来拿下洛阳之后,杨玄感又想要称帝,李密苦口婆心的费了好一番功夫终于劝住了。
后来杨广派遣宇文述和来护儿打来了,李密建议他退往关中,杨玄感接受了建议。
但是跑到半路又去打弘农宫,李密拦了没拦住,连续三天都没拿下这次继续出发。
但是半路被追上,杨玄感兵败,李密也被抓住,后来逃脱,一路上跌跌撞撞跑到了淮阳等地。
正好在这个期间碰到了孟让,然后李密就跟着一起去了瓦岗寨。
此时的瓦岗寨首领是翟让,本来翟让是想杀了李密的,后来李密献计才让翟让对他很是恭敬和敬重。
接着大战之中招兵买马,李密渐渐的势力大增,然后弄了翟让,自己做了瓦岗的首领。
在此期间瓦岗队伍迅速扩大,后来发展成为数十万人的队伍,占有河南大部分的土地。
孟让也被李密委任为总管,封齐郡公。
后来隋炀帝大业十三年的时候,孟让率领兵马击破隋朝东都外廊、烧毁了隋朝粮仓丰都城,并与裴仁基攻克回洛仓,烧了天津桥。
然后义宁元年十二月,也就是武德元年,瓦岗军和王世充的隋军发生了激战。
李密派遣齐郡公孟让、平原公郝孝德、琅琊公王伯当,分别守卫洛阳仓城的侧面。
王世充果然派兵进攻,王伯当首先迎战,被王世充战败,总管孟让接着迎战,王世充败退。
王伯当收集残部继续战斗,王世充大败,他的重要将领费青奴也被战死,兵马损失了好千人。
王世充不得不向隋炀帝的儿子越王杨桐请兵,越王杨桐又给了王世充七万士兵,王世充实力大增。
这也是天下人相当看不起王世充的原因,虽然是局势所迫,但是杨桐对于王世充也是相当的信任。
就跟阿斗对于诸葛亮信任的那种信任,但是这种信任换来的却是谋朝篡位。
后来,瓦岗军被王世充的隋军战败,首领李密也投降了李渊,历史记载孟让从此以后不知所踪。
但是呢,他并没有不知所踪,他只是找到了跑到了江淮等地把濠州占领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