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章:难以接受的萧铣



  “什么,败了?”

  萧铣表情夸张的看着底下来报的将士,一时间浓浓的不可置信萦绕着他。

  怎么就能败了呢,怎么就可以败了呢?

  昨日还不是在说王行道轻敌没在,连战连胜,就算是赢不得也不至于输吗?

  怎么到了今日,刚刚过了一夜,五万大军就直接败了呢?

  萧铣愣了许久,等他回过神来之后,殿外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得知消息前来的文臣武将。

  而这些人全都是来劝萧铣投降的,大势已去,以前还遮掩一下,现在已经没必要遮掩了。

  而且谁如果能够劝萧铣投降,那么对于大唐那边来说就是大功一件啊!

  所以所有人都坐不住了,萧铣听到声音来到殿门口,看着殿外议论纷纷的麾下文武,心里一股悲哀涌上心头。

  “不行,朕要去亲眼看看。”

  说做就做,萧铣喊了一声“备马”之后直接就往外走去。

  众文武有些沉默不语,有些则想要开口却被沉默不语的朋友拉了一下。

  事已至此也不急于一时,先让萧铣看看彻底认清现实也好,这时候触霉头怕是没有好果子吃。

  若说打仗治理他们远远不如大唐文武,但是要说争权夺利,他们还是能够比一比的。

  所以他们自然是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不让萧铣彻底死心,谁第一个说谁估计……

  所以萧铣带着一众文武往江陵南边城头而去。

  等萧铣爬上城头之后,距离太远真正的战场是看不清的。

  但是不远处的长江对岸却有着大量的散兵游勇,而且还有着树立的大唐旗帜,被大唐兵马扛着四处游走抓俘虏。

  而有这一幕已经够了,萧铣虽然面无表情,但是他整个人都在颤抖,抓着城头的手青筋暴起,指甲变得通红。

  萧铣就这么沉默的看着,终于有一个大臣等不住了,出列行礼说道:

  “陛下,大事已去了,该考虑一下后续事物了?”

  萧铣骤然转头,有些发红的眼睛紧盯着这个大臣,盯得他有些发毛,心中顿感不妙。

  “后续事物,是何后续事物?”

  听着萧铣沙哑又压抑的声音,众文武都屏住呼吸。

  “你想说的不是后续事物,是想说后事吧?”

  这位大臣立马跪趴在地上,刚要求饶萧铣歇斯底里的怒吼声响起:

  “你是不是想砍了我的脑袋送给那王行道?

  你们这几天日日都在说投降,说,此战败了是不是你们在其中捣鬼?

  你们还不是唐国的臣子,你们是我梁国的臣子,朕才是这梁国的皇帝!”

  随后萧铣大袖一挥,开口喝道:

  “给我拖出去砍了!”

  萧铣的亲卫立马开始行动,这位大臣面色大变,高声喊道:

  “陛下,大势已去,大势已去啊,陛下就算不为自己和我等着想,陛下也要为子嗣和我梁国百姓着想啊!

  王行道残暴不仁,陛下若是殊死抵抗,城破之时怕是要浮尸千里,陛下就不怕千古骂名吗?

  陛下就不怕你的子孙背着这个骂名一辈子也抬不起头吗?陛下,陛下~”

  随着这位大臣被拉走,声音渐渐的变小,直到后面变得听不见。

  而这位大臣也并没有被砍杀,他被拉下城头之后拖进了一个小巷子里。

  随后两名亲卫把此人放开,规规矩矩的行礼后离去。

  这大臣拍了拍褶皱的袖子,看着城头露出一个笑容:

  “这头功,应当有我的一份吧?”

  萧铣的禁军亲卫其实已经被这些文武们渗透的差不多了,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一位。

  现如今不是他不想投就不投的,他现在就只有两个结局,那就是死完投或者投完死。

  死完投很简单,宁死不降,被麾下砍了投降。

  当然,有名有姓的肯定不背这个骂名,自然是有背锅的人,宦官、后宫、禁军等等。

  而投完死更简单了,王行道也算是灭了三个诸侯了,活了一个没有?

  萧铣自然是也逃不脱这个结局,这也是萧铣久久不愿意接受这个局面的原因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