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惊险-第2/4页
    
        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镇上开张了两个工厂,一个榨油厂,一个家具厂。这两个厂开在一起,两边都能看到建设的过程,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群众力量大啊,在原来工厂用了一季度的功夫,都投入生产了。工厂都用上了机械化,整天都能听到机器轰鸣。工业生产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技术人员。生产队长韩春被推荐去学习电机修理,所以就辞了队长的职务,去九江城里去学习技术去了。耀德被镇长推荐到榨油厂兼职支部书记,主管人事行政,协助厂长开展生产。
        韩家村原来住的却不是韩姓人家,听老人们说过韩家村以前姚姓人家人丁兴旺,但是自从韩家的先祖搬到这个村落的时候,韩姓的繁殖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姓氏。于是,其他的姓氏,  如张姓,费姓,黄姓等都成了韩家村的杂姓。韩家村以祖祠为界,分为东边韩西边韩,其实按照韩家的门房也分作两支,东门和西门。住东边的基本上都是不出五服的兄弟,住西边大约也不超过七代。东边出人才,文物双全。西边也出人才。若是比起来,东边人才都跑得远远的,距离天子近,可是距离家乡却是远了。所以这些人才惠泽家乡却是不多。西边人才实实在在的,帮助宗房干了不少事情。比如韩先仁他弟,听说在部队里做很大的官,西边的子弟当兵的都留在了部队。有些转业的时候还留在了政府。最不济的也还能在村里做个村长的职务。东边自从出了韩耀德,可就大大改变了状况。韩耀德将举荐了自家的叔爷去了油厂和家具厂。韩铁的父亲韩得水就在家具厂做了采购员。韩得水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如今靠着做家具厂的采购,私下里做些木材生意,也发家致富了。而韩春被举荐做了油厂的技术工人,成了集体企业的红人,在当时可是比老师还吃香的职业啊。
        韩春经过半年培训,拿到了电工证,回厂里上班了。
        “朱师傅,你看,你做电工做了十多年了,现在我刚刚才培训完,我要好好跟你学习啊。”
        “不客气,韩春,好好学,你大有前途啊。”
        韩春20出头,朱师傅比韩春大个十来岁。朱师傅不但精通一般的电力维修,而且对电机维修十分上心。这样一个技术员,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集体工厂来讲,是个炙手可热的宝贝蛋。
        韩春进门后就一屁股坐在朱师傅休息的床档上,看着朱师傅一直低头在摆弄已经拆掉铜丝线圈的电机。韩春打招呼的时候,也没见朱师傅抬头瞧他一眼。还好韩春性格随和,就随着朱师傅专心去修理电机。
        “朱师傅,有啥事我能做的啊。”
        “当然有,小春,着电机的线圈你会绕吗。”
        “哦,线圈,好难,我见了就头疼,有没有粗活,我给你扛大件去。”
        “那不行啊,我想,你还是今天仔细瞧瞧我是怎么绕线圈的。”朱师傅抱着负责任的心态来对待这个毛头小子。他心想这个年轻人在九江专门培训了半年,这些基本的手头活应该没什么问题,不料听这回答却是个草包。不过这个刚出茅庐的小伙子是厂党支部书记耀德专门跟朱师傅打过招呼的。要好好带。要早点带出来。他微微摆摆头,叹口气来。
        “朱师傅,你小孩多大了。”韩春接着打岔。
        “小孩啊,有十来岁了,上初中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