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请陛下往泰山封禅!-第2/4页



  “击灭突厥,也是旷世奇功。”苰

  “与昔日封禅过泰山的皇帝比起来,陛下似乎的确有资格封禅泰山,名垂万古了。”

  “嗯?”李世民惊讶道,“你觉得朕能去泰山封禅?朕以为你会直接贬斥李孝恭呢。”

  毕竟,在他心目中,徐风雷一直都是务实不务虚的。

  “没有啊。”

  徐风雷淡笑道,

  “我只是陈述事实。”

  “再说了,李孝恭能上这份折子,就说明朝中一定已有不少人支持此事了,您瞧,这后面还有一排联名的小字呢,我瞧着不乏三省六部的大臣,嚯,长孙无忌的大名都在上头。”苰

  “封禅啊,那将在史书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帝王和大臣,都会记录。”

  “陛下真的不心动?”

  李世民微微蹙眉,沉吟了起来。

  他一会儿看看李孝恭和众臣联名的彩虹屁奏折,一会儿又瞧瞧徐风雷的民生小册,最终,终于还是苦笑了一声。

  “若没有你这本小册在前,朕倒会有几分心动。”

  李二感慨道,

  “毕竟,表功于上天,彰显威名于四海,那是每个皇帝都想做的事情。”苰

  “按照李孝恭所言,朕好像够资格了,但你这份民生小册却告诉朕,朕还远远不够。”

  “底气不足,去了也没意思。”

  “若真有哪天,朕能让天下百姓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了,再去封禅也不迟!”

  哗啦一声,李世民站了起来,将奏折重新递回给了传话太监,同时,也将徐风雷的小册一并递了过去。

  “把这封奏折,打回中书省!”

  李世民吩咐道,

  “帮朕问一句李孝恭和那些请求朕封禅泰山的大臣——他们是不是吃得太饱了?还是在朝中无事可做了?”苰

  “若无事可做,就把这本册子交给他们,让他们解决民生问题去!”

  “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朕便去泰山封禅!”

  “下去吧!”

  徐风雷闻言,一阵偷笑。

  他这册子上的民生问题,可复杂尖锐的很!纵然是工业化的后世都不曾彻底解决呢。

  这帮大臣,有的头疼了!

  “净瞎搞……”苰

  李世民扔掉烟头,在地上踩了两脚,而后又从怀里掏出了两根。

  “再抽一根。”

  他一指头弹给徐风雷一根,起身伸了个懒腰,叹道,

  “抽完去睡会儿,打明天开始,就又要当那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咯!”

  “陪您一根。”徐风雷笑吟吟的接过。

  哗。

  两根卷烟同步点燃。苰

  屋内烟雾飘飘,宛若仙境。

  ……

  秋去冬来,雪消春又至。

  轰隆隆!

  空中划过一道电弧,却见那绵密的雨点散落在地面上,草坪里的绿芽儿开始冒头。

  这一年,已是贞观五年。

  太极宫,两仪殿前,人头攒动。苰

  “春雨贵如油啊。”

  萧瑀接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笑吟吟的道,

  “开年的时候有瑞雪,现在瞧这雨,看来今年又是丰收之年呐!”

  “此全赖陛下圣明德厚!”

  众臣闻言,皆是附和。

  “众臣觐见!”

  太监喊了一声,大臣们这才停止了对话,列好队伍,纷纷进了两仪殿内。苰

  玉阶之上,李世民正坐。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群臣站定,山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李世民面带笑容,心情似乎颇为不错。

  只见他手里捧着一本书册,笑道:

  “去年全唐的粮产、税收数目都出来了,令人欣慰啊。”苰

  “一年的产量,比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这三年加起来还要多!”

  “粮食多了,税收自然也丰厚,若每年都能如此,何愁百姓不安居,国家不富裕?”

  众臣闻言,皆露喜色。

  “此皆陛下执政之功。”

  长孙无忌出列道,

  “自陛下登基以来,灾害骤减,**亦少。”

  “如今的大唐,粮米贱价,一斗米,只需二钱,这是古今未有的底价!”苰

  “大唐百姓,人人都能吃得起粮食,纵然是贫农都能果腹!如此治世,纵然是三皇五帝之时,都不曾有呐!”

  长孙无忌上来就是一顿彩虹屁,吹的李二眼睛都眯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