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君臣之间的默契,颉利可汗跪在全长安百姓面前!-第2/4页





  他的目光转向众大臣,亦瞧向对岸诸将。

  “是是是。”

  “对对对,啊对对对……”

  “陛下圣明,所评恰如其分……”

  众大臣武将纷纷附议,看向徐风雷的目中,已然是充斥着浓浓的羡慕和嫉妒。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有此殊荣,被皇帝拉着衣袖一张张的看自己昔日的丰功伟绩,那就是当场暴毙也值了啊!

  身虽死,名已垂于竹帛也!

  “过了过了,陛下褒扬太过,臣受宠若惊……”

  徐风雷被李二这番话捧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连道,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臣既然领着皇命,吃着皇粮,那就应该把事情做好嘛。”

  这再捧下去,快成捧杀了都!

  要知道,站得越高,往往跌得越惨哇……

  “听听,听听,这便是国之柱石的觉悟。”

  李世民啧啧道,

  “若天下臣民都能有爱卿的觉悟,何愁我大唐不兴?”

  “徐爱卿,朕要好好赏你,重重赏你!”

  “说吧!你有什么想要的?只要是朕能做到的,朕全都满足你!”

  他话音落下,目光灼灼的望着徐风雷,神情有些期待,甚至还带着一丝丝的紧张。

  有些时候,两个人的默契,就是那么一个眼神,一个微表情,就能互通心意。

  所谓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放什么屁。

  李世民就这么神色一动,徐风雷一下就心领神会了。

  嘿,这一堆“ppt”可不是白做的,皇帝的这几波彩虹屁也不是白白享受的。

  “回陛下,臣已经得到了最好的赏赐。”

  徐风雷拱手道,

  “这四幅图,还有陛下对臣的评价,便是天大的恩赏,臣岂敢再要别的赏赐?”

  李世民听到这话,眼角的皱纹瞬间舒展开来,那仅有的一点点紧张,亦是烟消云散。

  好小子,你果然是懂的!

  心中虽然开怀,但李二表面上却还是故作姿态,连连摇头道:

  “嗯?那怎么可以?”

  “不行不行!”

  “你立此大功,这些不过只是对你的口头褒奖而已,这些都是虚的,实际的赏赐,还未落到实处呢!”

  “朕绝非小器之君,说吧!只要你开口,朕统统给你!”

  徐风雷嘴角微微上扬。

  “虚吗?臣倒不这么认为。”

  他认真道,

  “所谓天下熙攘,皆为名利。”

  “高官厚禄,陛下已经给的臣够多了,所以陛下这回给了臣名。”

  “无论是那座丰碑,还是这四幅画,都足以让臣名垂青史,有陛下的褒扬,臣甚至有可能流芳百世!如此名望,岂是常人可得?”

  “陛下赐臣盛名,臣,感激涕零!”

  说罢,他再一躬身行礼。

  “哎呀……爱卿请起,请起。”

  李世民忙将他扶起,感叹道,

  “爱卿能领会朕这一番心意,朕心甚慰!”

  “起居郎何在?”

  “臣在。”一旁的起居郎捧着书卷上前。

  “今日之事,不要爱惜笔墨,给朕全部记录下来,不许有所遗漏。”

  李世民吩咐道,

  “朕要徐爱卿之名,永远记录在我大唐的史书之上,要他彪炳史册!”

  “遵旨。”起居郎应了一声,缓缓退后几步。

  而后,便开始提笔,唰唰唰的书写了起来。

  “谢陛下。”

  徐风雷拱手称谢,旋即便道,

  “陛下,为臣一人耽搁的时间太多了。”

  “凯旋大军还在渭水河畔等候,那颉利可汗也等着您的审阅呢。”

  自己的风头也出的差不多了,得赶紧转场才是。

  “噢,对,对——”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

  “叫他们都过来吧!”

  他一招手,对岸的李靖、尉迟恭等将皆是迅速反应,牵着战马,浩浩荡荡的过了渭水桥。

  “参见陛下!”

  “末将拜见陛下!”

  “……”

  诸将朝着皇帝恭敬下拜。

  身后将士更是乌泱泱的跪倒了一大片,声势可谓浩大。

  城门口围观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皆是啧啧称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