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1路斗嘴到3关 黑白2子0般难
不沙弥把小李子领到更里面的一室,见一中年僧侣坐在案前,案上有一木盘,盘上放着一个剑柄,和一个刀柄,剑柄直,刀柄稍弯。
小沙弥离开后,僧侣指着木盘上的剑柄和刀柄问道:“为什么剑柄直,刀柄弯?”
这肯定是哲学辩论题,小李子心想,辩论的题目应该是曲与直......
略加思考之后,小李子说道:“剑利两旁,刀砍一边,剑凭直中取,刀向弯处求,正如人间俗世事,是非曲直本无凭,但凭刀剑了恩仇。刀剑二柄,相互制衡,有如阴阳,一柔一刚,刀柄可以直,但剑柄不能弯,此中有真意,全在世人心。”
说完后,小李子见僧侣正在闭目,想了想又补充的说道:“世有直柄刀,不见弯柄剑,天下只有一字剑,而刀却千变万化。剑似君子玉,刀似小人心。两者或缺一,世界不复存。佩玉的君子,心中应该有也邪念,邪恶的小人,心中也有正义,人之所以区别于树木,就是人有私心,反正,君子多为伪,小人未必真,人心常多变,谁能看得真?”
见僧侣仍然在闭目,小李子心想这下可能真的玩完了,便又随意的说道:“你就算找个大学讲师来,也说不清楚这人间的是非曲直,就像慈善家,全部都是大奸大恶之人,他们之所以做善事,是为了救赎心灵上的罪过,好睡个好觉,反而风尘屠狗之辈,也多有侠义之举,古语有云: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要我说,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大家都是胎生娘养,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心动的那一瞬间,有没有被雷劈中,如果被雷连续劈了三次而还没有死的人,那他就悟了。”
见僧侣仍然在闭目,小李子仍不死心,真害怕他说:“阿弥陀佛,施主请回吧!”
真的不想回皇宫,脑海不断的回想与佛教有关的故事,小李子这时突然想起了佛教的一个公案,于是便吟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闭目中的那个僧侣突然张开了眼睛,说道:“烦请施主再吟一次。”
原来你喜欢这个,你早说嘛,害我白白的浪费了口水和表情,于是小李子再次吟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僧侣说道:“然。施主请跟贫僧来。”
这回,小李子又不愿意了,又要与他扛上一扛了,说道:“我刚才费了一大堆口水和表情,你却对我不理不睬,是何故也?究竟你要让施主们说些什么东西,你才会让他过关?”
僧侣说道:“阿弥陀佛,第一关是悟,贫僧这一关是空,下一关是般若。施主刚才吟的那一首诗,就是最好的答案。”
连下一关的考试题目都肯告诉我,这和尚还真的对我不错,小李子不无埋怨的说道:“哪你问我‘为什么剑柄直,刀柄弯?’是什么意思?这个与‘空’有什么关系呢?这简直就是误导,你不开声让我猜,都好过问我这样的问题。”
“阿弥陀佛,”僧侣说道:“刀斩七情,剑断六欲,都只剩下两个木柄了,施主还在乎它是直的还是曲的吗?刀不见了,剑也不见了,只剩下两个木柄,不是空,哪又是什么?须知道这里可是佛门清静之地,不是衙门,又哪里会与你去探讨那些俗世的是非?”
这和尚出起猫来,比谁都坏,难怪谁人求见,都吃闭门羹。
“既然都被你误导了,你又何必闭目不语,让我口若悬河的对牛弹琴?”小李子仍然不满意的说道。
“阿弥陀佛,”僧侣说道:“施主讲得太精彩了,贫僧一时不舍得,所以让施主费心机了。”
“我才不相信你呢,你说下一关是般若,肯定也是在骗我。”小李子故意试探的说道。
“阿弥陀佛,”僧侣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这个可以放心。”
说完,僧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小李子这才跟他进入更内的一室,他越是告诉你“不打诳语”的所谓“般若”,看来就越是难,小李子真是半点信心也没有。
走到更里的内室,小李子看到了一个打坐入定的老和尚,原来这所谓的“般若”,就是下围棋。
小李子对于问候老和尚和他妈一点意欲都没有,只想趁早离开这个地方,理由也是简单之极,前世今生都看见过围棋,但是从来没有与人下过,连棋规不不知道,更不知道怎样才算输了,怎样才算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