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第2/3页
都这般说了,必然是指着她答应的。
林芸虽对郭顺禾的事并不太感兴趣,但思及玉家对他们的照拂,可有可无地点头:“婶子但说无妨。”
玉老婶要与林芸说郭顺禾事,却是先从她爹娘说起。
“顺禾她娘命苦,生来丧母,幼时发了场高热,便哑了嗓子,长到十二三岁,又没了爹……”
郭母命苦,胜在能干,闲时便去接些浆洗缝补的活计,好赖是养活了自己。
按理说郭母这样的境况,莫说嫁个读书人,好些的人家都是瞧不上她的。
遇上郭父,于郭母来说,是幸也是不幸。
幸,郭父读过书,腹中有料,两人成亲没几年就考上秀才功名,在县里当了夫子,有了束脩之后,他们的日子便过得舒适多了。
不幸,郭父对郭母并无欢喜之意,连带和郭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他都不欢喜。
林芸不解:“既是这般,郭夫子为何要娶郭婶子?况且我听玉林说过郭夫子对郭姑娘很宠爱?”
玉老婶摇摇头,不置可否。
当年郭父不过一介穷书生,因未婚妻毁婚另嫁高门,一气之下在那女子成亲当日上门大闹,被人打个半死扔到大街上,叫郭母给捡回了家养伤。
孤男寡女共处,郭母没了名声,郭父病好之后便娶了郭母。
可这些年来,郭父是一个正眼也没瞧过郭母,便连两个孩子,与其说是宠溺他们,舍不得多加拘束,不如说是放任不管。
林芸不知郭家的情况竟如此复杂,一时想起那日在郭家院里见的那位拘拘儒儒的妇人,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顺禾她娘是个哑巴,她爹又不管她,幼时常常被巷子里不懂事的孩子欺负,直到玉林搬进来,帮了她几次,她便日日跟在玉林屁股后面跑。”
玉老婶叹息道:“她这孩子心思不坏,不过幼时被人欺负怕了,想寻个能保护自己的郎君。并不一定非得是玉林,只是她在玉林身上耗的时间太多,不甘罢了。”
“顺禾脑子不笨,她爹娘的景况她是看在眼里的,她晓得嫁与一个心无自己的郎君有多痛苦,所以这些年她都只是想着法子让玉林欢喜自己,而不是学什么阴私手段叫玉林不得不娶她。”
玉老婶话锋一转,为林芸支起了招:“芸娘,若想顺禾离得远远的,你无需做太多,只消叫她晓得玉林的心在你身上,时日长了,她自己便看开了。”
从玉家出去,林芸心情有些纠结。
赵海洋几次偏头看她,终于没忍住问出声:“玉婶到底和你说了什么?怎么神不守舍的?”
林芸拧眉道:“其实,我觉得吧,郭姑娘不过是想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已,并没有做错什么……”
“芸姐你不会是想成全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