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004-第2/3页
“《人鱼歌》投给《故事》,《爷爷带我去唱戏》给《思念》,另外再写两篇,分别投给《红颜》跟《少年少女》,看哪边过稿容易、给稿酬爽快吧。”
徐雯雯坐在木椅上,伸了个懒腰,“得让我妈给我弄个坐垫来,这椅子坐的时间长了,屁股都硌得慌。地方小就是不方便啊,估计都买不到那种人体工学的椅子……”
有十年写作经验、五年全职写手经历的徐雯雯,即使夏天没有空调,只吹个风扇,也能沉心静气坐得住,每天都坚持在写。
先写好的先投稿,后面的反正也不停。
除了《人鱼歌》这个带点微奇幻元素外,徐雯雯后写的两本小说,都是现代背景的言情故事。打算投给《少年少女》杂志的,是一篇不到一万字的短篇,取名《风筝少年》;给《红颜》的,她一下子没收住手,写了个将近五万字的中篇,叫《爱上玩偶王子》。
稿子一份份投出去之后,徐雯雯就一边写长篇,一边等回应了。
按理说,她选的杂志都是月刊,投的又是能一两期内刊载完的中短篇,无论成不成,一个月内,应该都能得到点回应吧?
——只要审稿的编辑,别跟将来的某些hr审简历一样,直接抽一半扔掉。
徐雯雯也没想错,她投稿赶的时间不错,几本杂志,都还没完全定下七月或八月的内容,她的稿子质量不错,自然全过了初审,在等编辑最终确定。
《故事》是里面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不缺投稿,看到《人鱼歌》,觉得新鲜有趣,过稿后就直接走流程,按新人的底价“三十元/千字”来,没有多关注这个陌生作者;《思念》则是有官方背景的,看中了短篇中爷孙俩的真挚感情,给的价格稍高,每千字五十元,但同样没打算额外联系作者,到时间了寄一下汇款单就行。
只有没啥大背景、发行量又挺一般的《少年少女》、《红颜》,两本杂志方,都有编辑喜欢徐雯雯的文风,觉得跟当下无病呻吟、强说愁、青春疼痛文学的调调不太一样,看着人心里舒坦。
不过,由于徐雯雯投给《少年少女》的稿子比较短,没到一万字,说服力并不强,那个看中她的编辑,没能说服上面的主编,最后也只能简单地走个过稿流程了事。
《红颜》这边,刚好审到徐雯雯稿子的,是副主编,有点能量,他看好这个新人,只用口头上跟主编打声招呼,就能在回函里面夹带私货。虽然给的同样是新人的稿酬水平,但副主编给了他私人的名片,另外跟徐雯雯约稿,还告诉她,以后投稿时,可以直接指定他签收。这相当于省了一个初审的流程,漏稿丢稿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到了七月中旬快结束的时候,徐雯雯跟她哥的成绩名列前茅,镇上初中免学费、还给奖学金,把他们俩收入门下。这算是彻底断了徐雯雯想去县里读初中的念头,毕竟学校给的钱太多了,近半年的收入呢,以他们家目前的情况,真的好难拒绝啊。
“你们俩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爸爸数着学校老师送来的红包,面上笑呵呵的,很是高兴。
徐雯雯暗自撇撇嘴,她倒是想要买电脑,可她跟哥哥两个人的奖金,加起来五千块,买别的都很经用,唯独现在的电脑还是轻侈品,五千买不到好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