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 索战船庞统献计 宴长江曹操抒怀 一-第2/3页





    周瑜教人安排庞统于西山背后小庵旁草屋暂住,并教如此如此,待机而行。

    诸葛亮辞别周瑜,与庞统同至草屋。

    庞统说:“周郎确是帅才,只是心胸狭窄。常言‘一山难容二虎’,孔明兄在此当心便是。”

    诸葛亮说:“破曹之时,吾自有脱身之计。士元此番前往,能识破者,徐元直也。”

    庞统说:“曹操迫死元直母亲,虽能识破,必不说破。”

    诸葛亮说:“此番火攻,曹军必然玉石俱焚,元直危矣,当教其提前离开曹营。”

    庞统说:“到时见机而行便了。”

    正如庞统所料,水上火攻说起容易,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周瑜肩负重任,丝毫不敢懈怠,开始设计实施火攻计划每个环节的计谋。

    正巧曹操使用诈降计,派遣蔡瑁族弟蔡中、蔡和以曹操杀害兄长蔡瑁为由假降周瑜,传递消息。

    周瑜见二人未带家属,知是诈降,便将计就计,当着众将与蔡氏兄弟痛打黄盖,可谓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苦肉计瞒过了蔡氏兄弟,让其给曹操通风报信。又密使能言善辩有胆识、被孙权召为参谋黄盖的好友阚泽往曹营献诈降书,经多次盘问,又得蔡氏兄弟传书证实,骗取了曹操信任,令回江东与黄盖约定信号、日期。又值蒋干再至江东,被周瑜有意安排到西山背后小庵内,便于接近暂住草屋的庞统。

    蒋干夜访草屋,与庞统交谈,劝说归曹。

    庞统当然愿意,便随蒋干连夜下山,偷渡对岸。

    蒋干上次主动请缨,往江东说服周瑜降曹未遂,反而盗书中计,引曹操斩杀了蔡瑁、张允。

    曹操虽知中计,却未说破,只说二人怠慢军法,致使三江口遭败,故而将其斩杀。

    蒋干自以为有功,再次请缨去江东说服周瑜。

    曹操自蒋干盗书中计,大上周瑜之当,便认为蒋干虽然以能言善辩著称,却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跳梁小丑,留在身边百无一用,便同意前往江东,就算不能说服周瑜来降,也能混淆周瑜视听,不想却引来了避乱江东的襄阳名士庞统。

    曹操思贤若渴,亲自出帐迎入:“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望不吝赐教。”

    庞统说:“素闻丞相用兵有方,今有幸得见,愿一睹军容。”

    曹操即令备马,邀请庞统一同视察旱寨。

    庞统随曹操登高而望,不禁称赞说:“傍山靠林,前后顾盼,左右相赖;出入有门,进退有序,就是古之军事家田穰苴复出用兵,名将孙膑、吴起再生布阵,也不过如此。”

    曹操说:“先生过誉,尚望指教。”又领庞统至水寨视察。

    庞统看那水寨,向南分列二十四门,俱用大船居外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穿梭,起伏有序,进退得宜,又是一番赞誉:“丞相如此用兵,果然名不虚传。”继而指江南大呼:“周郎,周郎,克日必亡!”

    曹操大喜,回至寨中置酒与庞统共饮,同论兵法,见庞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更加敬服,殷勤相待。

    酒至半酣,庞统佯醉问道:“不知何人统领水军,竟将水寨布防得如此精妙?”

    曹操说:“水军现由毛玠、于禁统领。”

    庞统故作不悦:“丞相何故欺我?”

    曹操不解:“据实相告,何言相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