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 郑玄修书助刘备 陈琳草檄讨曹操 一-第3/3页
席间,对一些所谓“豪俊”提问问题进行答对,语惊四座,宾客无不折服。
袁绍乃举郑玄为茂才,并表请郑玄为左中郎将,领尚书事,郑玄婉拒。
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位列九卿,给安车一乘,所过郡县长吏送迎。
郑玄在家拜受后,便乘安车至许昌,但马上又借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路经徐州暂住旧址。
刘备闻听陈登推荐郑玄修书致袁绍求救,非常惊喜,因为郑玄名气太大,又受袁绍尊崇,自己也曾听过郑玄讲学,也算自己从师,便随陈登至郑玄住处,说明来意。
郑玄记得公孙瓒与刘备曾从师自己好友卢植,也曾听过自己讲学,当年见刘备耳大有轮,手能过膝,但却不乐于读书,即知其乃“非常之人”,志不在经学,曾对卢植说过:“纵横天下蛟龙,岂能固坐禁足?”
这次刘备随陈登至家求书,言及卢植过世,公孙瓒战死,郑玄不禁感伤:“今年岁在卯,即兔年,吾已七十三岁;来年岁在辰,庚辰即为龙年,当为圣贤之坎。”
刘备不解,郑玄便对刘备说:“自觉身体不适,恐难过坎。汝等有心天下,当好自为之,不负民望。”
说罢,修书一封,交给刘备。
刘备得了向袁绍求救书信,告辞出来,对陈登表示感谢,多有恋恋不舍之意。
陈登虽然倾慕刘备,但却未忘自己职守,时时牵挂广陵百姓,同时深知出谋破了曹操铲除刘备计划,又谋杀了车胄,若被曹操得知,定然怪罪,于是向刘备告别说:“望使君以后多自保重,不论何时何地,皆以民为本,善待百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说罢回家,向父亲言明此事。
父亲虽然同意儿子帮助刘备,但也恐怕儿子徒惹是非,遭受横祸,催促儿子快走。
陈登拜辞父亲,然后急忙赶回广陵任上去了。
刘备等陈登走后,即差孙乾连天加夜持郑玄书信去见袁绍求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