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生无常。

        庆朝立国六十载间,坐镇中州的那位一直被称为一手遮天土皇帝的异姓王始终没有谋逆,倒是坐镇南边的那位被称为朝廷栋梁的镇南亲王先反了。

        皇帝震怒,御驾亲征,亲自披甲挂帅带五万精兵南下,仅仅是一个月,在江武府将数十万叛贼尽数诛杀,血光盈天,又染红了那失心江。镇南王则被皇帝带回京都,于菜市口凌迟处死。

        皇族的尊严并不在皇帝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在意的只是其他人的忠诚程度。

        本书的故事,将从江武府那场叛乱之后展开。故事的主角,也就是唐顺之,镇南王叛乱事件中遗留的余孽。

        ……

        “娘亲,我想去读书!”田野边的某个破草屋内,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娃娃大声的喊道。

        这小娃娃今年八岁半,却迟迟地没有去读书识字,哪怕他的玩伴们都已经跟着学堂先生们学了好几年了,他的母亲也没有丝毫要送他去读书的表示。

        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地起床,去私塾,趴在教室的窗边,偷偷地听伙伴们大声地朗读诗书、听先生们讲述经典,一直到放学。不知道是他运气好,从未被发现,还是学堂的先生们都很善良,总之他没有一次被先生发现、批评。年年都是这样,无论风霜雨雪,甚至有时候他来到学堂的时候他的玩伴们都还没有到来。

        可是,今年,他不想再趴在这窗边了。他想正式地,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去听课,而不是以外人的身份去偷听。

        对于他来说,学习并不是枯燥的,先生们也并不像那些大人说的那样痴呆,学习是有趣的,书里的知识是有趣的,先生们的话语是动听的。先人的故事,有些大人说是假的,演的,虚构的,现实往往比书上讲的更残酷,可是他不在乎故事的真假,因为那些故事之所以能够被放在课本上,被先生们娓娓动人地道出然后讲解,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探讨它的真假,然后吵架,而是为了让人们学习其中的知识与道理。

        他很喜欢学习,他想读书。他觉得娘亲会支持他的,他想争取。但是往往,事情不遂人愿。

        “娘亲,”他一脸认真地看着背对他的那位农妇,坚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我要去读书!”

        “顺之,”平平无奇的农妇回过头,满脸愁容,眼中含着一丝泪。“你还记得你爹是怎么死的吗?”

        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唐顺之愣了一愣,不明白娘亲为何会突然问这个问题,只好回道:“不是造反吗?”

        起码,在唐顺之的记录里,他的父亲死于造反失败被诛杀。

        摇了摇头,农妇深深地看着唐顺之,向他讲述了那段历史。

        唐宝,也就是唐顺之的父亲。他自幼聪明好学,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秀才,结果生不逢时,遇到了个要造反的地方王爷。镇南王造反,兵源除了正儿八经的那些武者修士,还有唐宝这样有名的书生,为的是要他们写宣扬自己德行的文章榜文。

        这傻秀才哪里知道镇南王要干什么,他一听要自己去帮忙写字还能拿点钱给家里人都开心坏了,加上上面的人都说皇帝身边有小人,咱王爷仁德正义,要去清君侧,自己哪里还有什么怀疑,巴不得王爷赶紧往京都去,还能立点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