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紫云惨月



    1.

    宋都建康,乌衣巷,刘府

    夜已深了,按照之前的约定,吴凌来到了刘宏邱府上。在刘府管家刘福的指引下,不知跨过了几道门走过几条回廊,最后在后花园的人工湖前停立下来。一支画舫小船正停立在岸边,一名妙龄少女举着灯笼正在画舫前等候。见吴凌来到,赶忙行礼,柔声说:“吴大人,我家老爷与几位大人已在湖心碧月阁等候。”

    吴凌应声走上画舫。两个妙女一前一后驱动着船儿向湖心划去。当吴凌走下画舫,突见眼前一华丽阁楼,虽是夜间,夜光的映衬下亭台楼阁胜似蓬莱仙境,虽已接近冬日,怎奈岛上仍然郁郁葱葱,如春夏一般,让人不禁赞叹。在一少女指引之下,吴凌来到了碧月阁内。

    吴凌入厅之后,只觉着堂内明亮异常,二十四枚等大的夜明珠悬于梁上。只见家主刘宏邱坐于大堂之上,正定定地看着自己。吴凌向两侧各扫了一眼。无不都是朝中众臣。刘宏邱左侧是尚书令邹言儒,吏部尚书顾愈庭、御史大夫章越,上都尉周市,右侧是右羽卫大将军薛治林、辅国上将军刘宏玉,左武威大将军沈令昱。只见各个虽熬得双眼通红,但似乎都没有倦意。见吴凌入内,各大臣都身拱手行礼。吴凌行礼后在侍女的指引下于右侧末位入座。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众人商议内容大体如下:含德殿逼宫的事定于明日丑时发起。右武威大将军何程述带走了一半禁军去往扶风大帐,剩余的禁军则在左武威大将军沈令昱手中掌握,完全是自己的力量,可以随时调动听用,虽然紫云宫内各宫门要道守卫及大内侍卫均在大内侍卫总管肖演的掌握之中,但肖演曾与刘宏邱有约在先,以保全宋帝刘静轩性命为条件与刘宏邱交易,到时由沈令昱带着禁军与内卫调防,接替各宫门要道的守备,内卫将不做抵抗,减少不必要的杀戮,尤其注意正阳门、紫阳门、宣阳门一定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刘宏邱带亲信大臣直接自正阳门入宫,要宋帝刘静轩签订退位诏书并移居三清宫,将帝位传给皇四子刘寒禹,因宋帝体弱且近日失心疯发作就省去禅让大典,只需召见众臣,并将太子及十四皇子之死栽赃于江夏王与北燕之手,昭告天下,兴兵讨之。吴凌带殿前司内卫控制前朝及各司各衙门,逼满朝文武就范,必要时可杀一儆百。右羽卫大将军薛治林、辅国上将军刘宏玉则调动手中掌握的兵马司及建康周围的武威军及金城军入京调换九门守军,如有反抗,则格杀勿论。计划就如此这般的周密筹划着。

    正大众人正要为突发事件筹措备用方案时,辅国上将军刘宏玉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声说:“城内大部分的军士都是咱们的人,何必多此一举,杀了皇上推国舅爷登上帝位就是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此时殿内鸦雀无声。片刻后,一向不苟言笑的刘宏邱竟然笑着说道:“宏玉今晚定是吃多了酒在此胡言,众人切莫听此黄口小儿之言。”然后阁内众臣皆哄堂大笑,已掩盖此时的尴尬。

    刘宏邱有意无意的向这个年轻的胞弟使了个眼色,刘宏玉会意后不发一言。其实刘宏邱早有入主大内之意,正借此机会试探众人,见众人皆惊,自知机会未到。先借此机会推自己的亲外甥刘寒禹为帝,再图以后机会。

    纵观各朝各代,改朝换代无不经历腥风血雨,但此时刘宏邱心中却格外平静,自觉事情可水到渠成。在他看来此次皇位更替,无需费一兵一卒,就能安然过渡。自己将要面对的仅仅是一个多病而已疯癫的旧人,刘静轩无论曾经多么英雄了得,如今也只是英雄迟暮了。

    当众人对宫内城内的细节再次细化之后,正在停顿的片刻,吴凌突然发问了。

    “国舅爷,那孩子怎么办?”

    “杀!”刘宏邱冷冷地说。

    “探马回报,皇后在返京路上,三日后就会抵达京城了。”吴凌又将当晚刚得到的情况对刘宏邱报来。

    此时众臣开始窃窃私语,皇后回来毕竟不好对付。

    “走到哪里了?”刘宏邱冷冷地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