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吴府密议-第2/3页





    “那就不是你我该操心的事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将来新皇一旦登基不会亏待我们的!”吴凌道。

    里面的谈话让醉老道大骇不已,自己只想查一下小霜子得身世,没想到竟牵连出如此多的事情。

    当醉老道想要继续偷听的时候,不远处只听“呯啪”一声,一个女声说道:“你这奴婢,给老爷煲的鸡汤都让你打翻了,你可知罪……”然后听到了一阵少女的哭泣声。

    醉老道明白偷听不成了,原地一滚,躲到了房舍背阴的一侧,将自己隐藏在了黑暗中。

    这时屋内的谈话戛然而止,屋门打开,吴凌带着赵姓内卫出来。赵姓内卫赶忙拱手告别,就此离开。吴凌则寻着呜咽女声而去。

    醉老道倚在黑暗的墙边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本是江湖中的闲云野鹤,偶尔也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此事关系国家社稷,自己又不知如何是好,何况自己只是一介草民,能翻出多大风浪。但有一点他是听得真切,这些人要杀那孩子,只有杀了那孩子阴谋最终才能得逞。自己微弱之驱现在能做的就只有保护那孩子性命了!

    想罢,醉老道心中一阵长叹,本已逍遥自在惯了,不愿沾染这世间的恩怨,这次反而又要沾染其中了……想这些做甚,今晚痛饮一番再说。

    一个轻盈的身姿在夜色下的建康城内飞快的穿梭,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的放浪形骸了。

    2.

    宋都建康,紫云宫

    夜已深,整个紫云宫都被那层深深的暮色所笼罩。皇城之内一片静寂,好似没有活物一般,远处的含德殿偶尔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社人魂魄的男人惨叫声,以及女人哀怨的哭嚎声。一切看似都那么惨淡,让整个宫城笼罩在恐怖气氛之下,谁能想到这里是宋帝国的心脏,还是那存在百年的宫阙。置身其中的人早已感受到风雨飘摇,随时要改朝换代,而皇城外的建康,却还依旧繁花似锦,一片祥和。

    肖演站在洪德殿的大殿前面,望着高大巍峨的殿宇,怅然所失,这里百余年来一直是早朝的地方,历代先皇曾经在此受到百官的朝贺。自己的数十代前任大内总管都曾站在这巍峨的大殿之上向群臣门诵读过皇帝的诏书,包括自己上一代吕冰公公。而自己却一直没有这份殊荣,自己继任大内总管时,早朝已经荒废许久。肖演不自觉得走到店门前,摸了摸那巨大的“千两”(锁,古代皇宫忌讳锁,所以叫千两),现在已经锈迹斑斑了。

    他抬起头再次向含德殿望了望,此时的自己已经对远处传来的凄惨的喊叫以及凄凄沥沥地哭声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他明白不久的将来他将不会再听到那样的声音;他明白自己即将辜负前任吕冰吕公公的期待。但帝国已经如此,唯有另外一个强有力的君主站出来才能力挽狂澜,才能让腐朽已久的朝纲重新振奋。人们无限看好的那位英姿飒爽的太子已经远去了。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为了黎民百姓远离战乱,也为了实现自己毕生的抱负,站在以为强有力的君主身旁,他必须要做一次贰臣了,除此之外他也别无选择了。

    “肖公公,国舅爷让我把这封密信给您。”不知何时刘贵妃身边的内侍周亮跟马鑫站在了自己面前,谄媚得望着自己。

    肖演对两个满脸堆笑的跳梁小丑一般的内侍格外厌恶,冷冷的说:“密信就不用了,我知道他要干什么。”

    “肖公公,这可是国舅爷的亲笔信,可能不久就是摄政王的亲笔信了”周亮谄媚得说。

    “什么!摄政王!哪门子的摄政王!咱家只认刘宋皇帝,不认什么摄政王!”肖演愤怒了。

    “那有什么不可以的,国舅也姓刘啊!“刘”跟“刘”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马鑫上来也说道。

    肖演将刘宏邱的信撕得粉碎,那等道貌岸然的宵小之辈,自己必是看不上的,他只盼新君继位能有所作为,自己也好死去之后见到吕冰公公有所交代。

    “肖演!你好大的胆子,敢撕国舅爷的信函!”周亮见状,指着肖演气急败坏地说。

    “我撕了怎么着,你们还敢把我怎么着。我现在还是大内总管,你们两个狗崽子就要反天了不成。”肖演丝毫没有退让,拿出大内总管应有的气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