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康县民风奔放



        结果是毫无悬念的。

        萧县令盯着这两篇诗文,不知道想啥。那杨教谕从萧县令手里抢过《爱莲说》,却是看的都痴了。

        什么样的文字对杨教谕这样的五旬年纪的政府教育官员有杀伤力?这一篇《爱莲说》就够了。

        若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清新唯美的,那这《爱莲说》便是厚重隽永的,辛清纯前世年龄跟杨教谕差不多大,也是搞宣传教育政治工作的,对这个年龄段的把握,不要太准确。

        这篇文章简直迎合了杨教谕这个年龄段的文人的所有需求,嗯,马斯洛需求里的高层次的那种。

        精神需求啊,换言之,杨教谕此时手持《爱莲说》,逐字读去,每一字每一句都与他的精神无隙往来。

        没错,罗晓丹眼睛里是有小星星了。

        但是这篇《爱莲说》,对于杨教谕这等有丰富职场阅历和人生感悟的五旬文人来说,简直是一波接一波的冲击。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简直是自己的人生写照啊。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高洁便是我的高洁,莲的坚持就是我的坚持啊。杨教谕觉得自己多年来恪守的信念又一次升华了。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杨教谕眼睛湿润了。此时,他对辛清纯的印象再也没了先前的反感,甚至觉得:辛清纯懂我!

        同予者是我啊,是我是我还是我!

        待到《爱莲说》终于自杨教谕手中松开来,褚群风等人纷纷上前围观。

        能来参加这罗园诗会的,那一个不是这康县有名的才子?欣赏的眼光,自是不缺乏的。

        一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传出来,这《爱莲说》对读书人的杀伤力,是不分年龄段的,褚群风等人口中不说,心下却是已经折服。

        辛清旭扔掉了石头,他感觉形势向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好到已经不需要自己这个做老大的出马了。

        石头的分量太轻,比不上那一纸文字。

        想到这里,辛清旭咧嘴笑了起来,关键时刻,还是自己兄弟给力,知道自己武力值高,递了趁手的石头过来,又将这诗会的作业完成的如此漂亮。

        我兄弟二人,果然是绝代双骄,文武双全的绝代双骄。

        而周兴在这个时候,恨不得狠狠地甩自己一个耳光,太蠢了,让辛清纯做个小透明不好么?非得逼他作出这《爱莲说》?

        我特么,我特么祝我自己生日快乐!

        辛清纯见大哥扔掉石头,也咧着嘴笑了起来看,那表情在周兴看来,是怎么看怎么诡异。在罗晓丹看来,是怎么看怎么嘚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