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王绯新专辑上市



    十几分钟之后,田中孚乘坐的出租车,在大新路的街口停了下来。

    这条路两旁的临街店铺,大多都是乐器行,有卖提琴、小号这种西洋乐器的,也有卖粤胡、琵琶这种民族乐器的,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见有人走进店里,这家大新路最大的吉他行老板放下手中的维修工具,抬头看了一眼田中孚,和他背在背后的吉他,云淡风轻地问了一句:“修琴吗?金雀这琴就是爱出毛病,你这是这个月送过来的第五把了!等这批货卖完,我再也不进了。”

    “你这里也有这把琴?”田中孚把琴放到柜台上,好奇地问道。

    “当然了!喏,你看那边架子上、墙上、地上堆着的,不都和你这把一模一样?”

    “这把琴在你这边卖多少钱?”

    “九十!买多了还能更便宜!”

    一百五十块的外汇券,按照在沙面岛上碰到那个黄牛的汇率算,能换一百九十五元。

    也就是说,冤大头田中孚用了两倍还多的价格,在友谊商店里买到了这把号称只出口不在国内卖的吉他。

    得,他刚刚还在吐槽友谊商店的商品专骗人傻钱多的老外,结果转头自己就成了人傻钱多的老外。

    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

    在这家吉他店里,田中孚终于弹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红棉吉他。

    这个牌子,正是他音乐梦开始的地方。

    不过抱在怀里的这把红棉,和他在友谊商店买的那把金雀如出一辙,手感一般,音色有限,同样是一把标准的烧火棍。

    但是有一说一,国产吉他的价格却很良心,七十二块钱一把的红棉,不算汇率只看单位前面的数字,都比他在羙国花三百二十五刀买的那把芬达要便宜四分之三还多。

    如果再把羙金的数字乘以八之后,这把红棉吉他和那把芬达相比,就跟不要钱一样。

    和这家吉他行的老板攀谈了许久,田中孚才捋清了这几个国产吉他之间的关系。

    広州乐器厂出品的红棉牌吉他,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吉他销量第一名。

    広州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出产的金雀,原本只做进口,但是产能提上去之后,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销量紧紧跟在红棉之后。

    除此之外,就只剩沙汕乐器厂出品的梅花牌吉他,能在这两家的统治之下,抢出来一小块市场。

    甚至红棉还因为产能不够,竟能做出来“一半自己生产,另一半向不知名的小乐器厂下订单然后贴上自己牌子”这种无耻的事情。

    可即使像这样糊弄消费者,它依然能稳坐在国产吉他的第一把金交椅之上。

    没办法,在那个文艺生活十分匮乏的年代,八五年的一部电影《路边吉他队》,彻底带火了国内的吉他热潮。

    市场需求太大,而供货量严重不足港娱1992:巨星之路(唐砉)快书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