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献计-第2/4页





对于萧唐的插话,苏秦并不意外,自从来到西北后,苏秦便和萧唐进行了几次长谈,无论是文采还是谋略,苏秦都觉得此人丝毫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此人待人接物的老辣程度,远非自己这个从未为官之人可比。他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年轻人,萧唐这个名字也不知道,自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曾经在北原郡叱咤风云的谈笑。

听到萧唐的话,苏秦也不拐弯抹角了:“在真人面前,我不会说谎,苏某这些年一直在北原、燕云、关西一带走动,所闻所闻,令人痛心。歪门邪道大行其道,官府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帝国祸患。”

苏秦说的是心里话,帝国即将陷入动.乱,身为帝国子民,他虽然不喜欢朝廷,但也不可能完全割舍,尤其是在战乱中,百姓更是遭殃。

吕承峰和萧唐闻言面面相觑,看来苏秦不仅天赋异禀,而且对帝国的局势了如指掌,他也是从情报部门得到了大量情报,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苏秦见两人眼中流露出赞同的神色,知道他们也认同自己的观点,继续说道:“这件事,我和仁金兄商量过,仁兄认为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然是蓄谋已久,帝国不可能不知道。后来仁金把吕大人推荐给了我,让我去西北看看,我也想见识一下吕承峰的大名,所以才答应了仁金兄的提议。”

苏秦没有明说,吕承峰和萧唐也没有多问,但吕承峰却是开门见山的说道:“苏先生,李某不才,想请苏先生助李某一臂之力,拯救天下苍生,不知可否?”

苏秦迟疑了一下,说实话,他虽然出身名门,但从小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但即使身在江南,也不喜欢官宦之家以外的人。苏秦十几岁便在江南崭露头角,想要从政,却被当地贵族阻挠,一怒之下离家出走,数年后才回到家乡,从此只与三朋四友谈论时事,却再也不谈仕途之事,甚至连家乡的地方官员都不屑一顾。当地官府几次请他入仕,都被他严词拒绝,从此声名鹊起。

仁金游历帝都时,遇到了仁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仁金虽然志向远大,却也不想成为一个普通人,于是劝他去西北看看,说不定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来到西北的这几天,苏子墨发现这里的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蒸蒸日上,的确是个不错的发展之地,此时听到吕承峰的邀请,他心中一动,但一丝自尊心却让他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大人看得起苏某,苏某深感荣幸。不过苏某逍遥自在太久,恐怕一时半会不适应官场上的复杂事务,不如就以客卿的身份留在大人身边如何?”

吕承峰和萧唐会意的笑了笑,走上前去,握住苏秦的手。

等下人将苏秦带下去休息后,萧唐便留了下来。

“萧唐,这人怎么样?”吕承峰喝了一口茶。

“这几天我见过他几次,聊了几句,此人学识渊博,洞察力极强,口才极好,若是能在大人麾下历练一番,绝对比萧唐强。”萧唐对苏秦赞不绝口。

“不必妄自菲薄,苏秦天赋不错,否则仁金也不会推荐给我。他游历多年,见多识广,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言辞,但缺乏基层历练,缺乏实战经验,而且我看得出来,他并不擅长处理政务。吕承峰眯起了眼睛,缓缓的说道。

“他只是缺少锻炼的机会,我想只要多多接触,解决各种问题,总有一天会成为大人的左膀右臂。”萧唐并不完全认同吕承峰的分析。

“不过此人观察力极强,洞察力极强,口才极好,是个天生的外交人才,我想``````’”

吕承峰的话还没说完,萧唐就接过了话头:“大人,您要他去罗卑吗?”

见吕承峰微微颔首,萧唐点头道:“这人倒是不错,不过他初来乍到,情况不明,能否担当得起这样的重任?而且,他还没有明确表示要加入我们,这种秘密的事情,交给他合适吗?”

见萧唐如此谨慎,吕承峰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是啊,如果是陌生人,那还好说,他见多识广,只需要解释一下,就能进入角色,不过,他还没有正式加入,还需要更多的工作,算了,还是让我和他单独谈一谈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