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获全胜-第3/4页





战斗结束之后,吕承峰和薄振海商量了一下这一战的得失,以及自己部队在战斗中暴露出来的不足,最后吕承峰决定在天启历694年2月2日召开一次永珉会议,总结平叛之战的经验。

二月二日,会议如期举行。西北郡永珉,金州,归德,博南四府的城守,节度使,以及西北四大军团的主官,全部到场。

会议上,萧唐宣布任命吕承峰,任命穆浩然为西北郡行政部副部长兼文教卫生部长,金宁为西北郡情报部部长,鲁蛮为西北郡战备部部长。

随后,薄振海又表扬了平叛各部的战果,宣布了良辕信等十九人的军衔。

吕承峰严厉地批评了部队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弱点和不足,指出现阶段部队训练不足,各部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尤其是在战役结束时,围剿残余的叛军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二师只顾自己,不顾其他部队,导致两支乱军汇合,造成我军被动。良辕信、崔文秀都在会上作了检讨。

在讨论如何处理归德叛军约六万余名叛军士兵时,参加者与政方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在萧唐和司运良的领导下,朝廷官员们强烈要求释放这六万名平民,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从事工业和农业。以良辕信为首的军队坚决要求收编这些降兵,组建西北军团第五军团以及直属军团,让西北军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团,剩下的则用来充实地方守备军,在重要府县组建第二军团。

吕承峰坐在大厅的正中央,听着两方的争论,一言不发。

“大人,西北刚刚平定,百废待兴。如今的归德府,人口不到四十万,其中老弱妇孺占了三分之二。归德的经济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很多有实力的商人都想要在北边的井盐矿上投资,我已经和他们谈过了,如果这个项目全面展开,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归德的人口根本不够用。南边的葡萄种植园和酿酒商都已经和我谈好了,要扩大规模,扩大自己的品牌效应,扩大自己的优势,争取在今年大规模进入中大陆和西大陆市场。司运良激动得满脸通红,“而且大人让我们尽快恢复经济,必须尽快修建道路和水利设施,这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我希望您能够将这些降临者释放出来,让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来,我相信,在这样的政策下,他们一定会为朝廷而努力的。”

良辕信低沉的声音响起:“我不同意苏大人的意见,原因有两个。第一,这六万人并不像苏大人所说的那样,都是归德府的农民,其中大部分都是原铁骑会的悍匪和长生会的成员,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军中的生活,想要让他们回到农场或者打工,恐怕很难,搞不好还会成为治安问题。第二,西北的形势仍然很严峻,罗卑人和毛特利人在西北面似乎没有什么异动,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北边是银川府、西斯罗帝国,东边是太玄府。银川府有三支精锐军团,西斯罗人在南方要塞纽伦堡驻扎了十万大军,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太玄府也有三支精锐军团,联合起来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在的实力,一旦他们联合起来,银川府和西斯罗人就足以将我们打得溃不成军,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加强战备,充实军队,这六万人已经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只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良大人此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依我看,这一次西北之战,虽然不能说天下太平,却也是大势所趋,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吕大人在西北的地位了。良大人提到银川府和西斯罗人的威胁,我个人认为他们不太可能勾结在一起,谁都知道,西斯罗人的野心已经被孙元亮看在眼里,他不可能毫无防备的和西斯罗人合作,那样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而且银川府夹在中间,西斯罗人永远不可能南下。至于太玄府,暂时还做不到,毕竟它还是吕大人名义上的属下,主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罗卑人已经和我们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协议,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变化,毛特利人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我们,而是西斯罗人。现在西北的当务之急,不是扩充军力,而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所以我个人主张,将这六万降兵释放为民,充实工农业生产。”萧唐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不但得到了朝廷官员们的支持,就连那些反对他的军方官员,也觉得很难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