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翎魂草



        极西之地,落日之陲。

        有灵草名翎魂,生半阴半阳之土,受半日半月之辉。

        虽有驻魂集魄之神效,常人不可得。

        ————————————————————————————

        一年大祭的日子刚过,鬼族主祭的工作进入尾声。

        世上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除却幽界,地界边缘也有一小支鬼族。只不过鬼族天生不可见天日,他们活得和在地下没有什么区别。

        神殿中摇曳的冥火,略过鬼族主祭布满皱纹的脸。这大祭的最后一个步骤,主持过上百次的主祭仍然保持着凝重。她推开一道门,取出一蓬备用许久的翎魂草。

        翎魂草主要生长于此。其主叶状似鸟羽,唯有日暮月升时舒张,吸纳零散灵气。每年返生节时摘下,可保证灵气不外泄。世人相传这灵草神乎其神,经过处理可以驻魂还神,延年益寿,只不过此处与人世隔绝,活人百年难得一见罢了。

        然而此等神效,对于鬼族来说既无用处,也不显得贵重。不过在吸纳灵气的同时,也可以贮存些许四周的意念,非常适合作为祭神的长年贡品。鬼族便有了长年对翎魂草祷念,定期摘下制成神醴,供奉暗神的习俗。他们相信这样的神醴饱含虔诚,定能最大程度地悦神。

        制备神醴,奉上神殿供桌便是地上鬼族返生节大祭的最后一个仪式。

        长而古拗的祷词念罢。主祭依次点亮神殿内堂的七盏冥火灯。

        鬼族不可见日光,自有暗中视物的本领。这里的冥灯也只是仪式的一部分。蓝绿色的火焰在灯盏中跃动,却不会在地面投下任何影子。七座灯盏依次点亮后,神殿中的阵势和气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神殿门依然关着,殿内却仿佛有微风浮动。

        主祭再拜,将仪仗交给副祭。然后手捧盛着神醴的宝瓶向前走去。

        供桌后的神龛,帐幔低垂。

        主祭无需多看,这个场景自她继任前就很熟悉。冥火在神龛前仿佛遇到了看不见的壁障,不能照入分毫。与人世的神殿不同,这里没有华丽贵重的装饰,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他们祭祀的神主是一位无名无姓,无形无貌的暗神。是以那神龛中的塑像,只是堪堪披了一件连帽曳地斗篷,没有更多细节,也没有谁见过那斗篷之下是什么;神像伸出的双臂也残损严重,似乎原来持着什么物体,也因年代久远而不复存在了。

        暗神的出现年代比本纪的神界早得多,神谱上却几乎绝迹。不知是暗神原本无名,还是在长久的岁月中失去了名号;不知它原本是一位神祇,还是多个古神的复合。但这都不会影响鬼族的崇敬。或许鬼族崇拜的便是这晦暗的隐蔽本身。

        主祭将宝瓶放下,祷念着再拜。虽然她已经向供桌走近了,但她依然觉得那神像还远。但是当她退后,却又觉得暗中那神像,不会远去分毫。

        *

        “报!”突然有人叩响了门,神殿中隐秘的氛围便褪去了几分,好在仪式主要的流程已经走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