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直播隐情



陈颜仍旧坚持先走完17家,最后才去见张太白。

与其说她是固执己见,不如说她越来越没有底气去见这个传说中威严又固执的老人家。

上午工作组又走访了几户居民,要么是闭门不见,要么是狮子大开口,连像裴存义这样许诺随大溜签字的都没有。

眼看着已是中午11点半,陈颜他们连口水都没捞着喝,疲惫得不行。

她让秦锋带大家去吃饭,下午再奋战。

秦锋是村支书,有安排伙食的义务,村里没有饭馆,还是老规矩——“派饭”。

这饭可是来之不易,由于工作组不受村里人待见,他昨晚联络了好几户人家都被拒绝了,就连热心肠的宝山婶也面带难色,说老钱同志这次格外硬气,死活不肯收留他们来家吃饭。

秦锋买了两箱方便面,原打算就这样打发陈颜等人,直到半夜11点钟,宝山婶才打来电话:“我可算找到一家,还是老姊妹儿心善啊。”

她说的这老子妹儿是寡居老太太陈爱梅,老伴儿是严家人,因病走了四五年了,孩子在深圳打拼,她自己却留在村子里生活。

陈爱梅和姜玉凤走得很近,以前在村里还挺活跃,一起跳跳广场舞之类的,自从姜玉凤大年初三发生了直播心梗事件后,她受到了精神打击,关起门来过日子了。

一直到清明大祭期间,她儿子带着孙子回来住了两天,整个人才开朗起来。

见宝山婶半夜还在为秦锋奔走,她于心不忍就答应了下来。

秦锋驻村工作四五个月,还是第一次来她家吃“派饭”。

离着老远就看到院里炊烟袅袅,炖鸡的香气扑鼻而来,陈颜四人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反而让领路的秦锋落在后面。

院子里收拾得井井有条,除了中央的柿子树换成了石榴,陈设布局几乎和姜玉凤老人家里一模一样。

大家进门看到一个满头银丝、挽着整齐发髻的老太太,穿着低调不失优雅的黑色中式盘扣布褂,系着一条明黄色花生油赠品围裙,正在厨房土灶前续柴禾。

陈颜嘴巴很甜,上前打招呼,又指挥吴智去帮厨。

“没事没事,还得再炖一会儿,小秦书记,你先招呼大家进屋喝茶啊。”

陈爱梅用锅铲快速翻了几下炖鸡,用围裙擦了擦手,领着众人进到北边正房,一张大圆桌已经摆了七八盘菜,熟食佳肴、精致小炒无不精心摆盘,围成一个好看的圆圈,就等着中间的主菜上桌了。

房间布置很温馨,黑胡桃木沙发、茶几、橱柜,搭配灰色布艺软装,呈现出干净整洁的田园风格。

复古的格子窗是木质窗框,挂了蓝底白花的窗帘,窗台下面做了个类似西餐厨房的冷切台,台面上瓶瓶罐罐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一束野花插在长颈瓶里,优雅又温馨。

秦锋搭眼一看就知道这老太太不简单,他摸不透对方脾气,既然人家发话了,他就冲茶倒水先干着。

中午这顿饭格外香,老太太拿一个白瓷盆盛了松蘑炖鸡,味道简直是这道菜的天花板,在座的每个人都吃得齿颊留香满嘴淌油。

吃饭的时候,陈颜除了夸赞老太太手艺好,也没忘了宣传乡政府的“合村并居”拆迁补偿政策。

她想从这盆炖鸡起头,说老太太烧土灶还得劈柴引火,实在是太辛苦,以后搬到山外面去用上了燃气灶就方便多了,年纪大了就该享享福。

陈爱梅哑然失笑:“劈柴炖出来的鸡香啊。我平时一个人开伙,也不怎么烧这个老灶。”

她打开窗边的一个吊柜,左边放着电磁炉、电饭煲、空气炸锅和小烤箱等,右边放着各种烘焙模具、各种尺寸的案板、擀面杖,工具比许多城里人家都齐全。

她又指了指外面的厨房,里面也有燃气灶,打个电话就有人把煤气罐送到家。她说烧土灶也并不辛苦,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柴草,拿根耙子随便搂几下就能用好几天。

至于拆迁补偿,她说自己终究只是严家的媳妇,对这房子、院子还有田地都没有处置权,还是得等儿子回来才能决定。

秦锋看到陈颜还不死心,立刻岔开话题:“大娘,您做的这饭菜真好吃,有什么秘诀吗?”

陈爱梅捂嘴一笑:“哪有什么秘诀啊,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家,没事跟着抖音瞎鼓捣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