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兼职鸿胪寺少卿,出使庆国-第2/5页





    有人下,自然就得有人上,于是乎各方势力又开始暗中角力,风向一下子便转移了,没几个人再去关注提拔许长安这件事。

    就这样,就像是利益交换一般,皇上让了一步,随之又下了一道圣旨,正式授予许长安四品官衔,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一职。

    对于这样的结果,最生气的自然是沉重。

    那些老臣大多都是受他的挑唆跑去闹腾的,他自己则躲在幕后看热闹。结果,他还是输了。

    表面上皇上让了一步,实际上,却趁此机会下了七八个老臣,令得朝堂的局势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通过这一次的明争暗斗,也让一众朝臣开始明白,皇上已经长大了,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了。

    这,其实也正是太后希望看到的结果。

    只不过,外人不知晓罢了,只当是“母子”二人成日里争来斗去,哪知个中隐情?

    许长安终于走马上任,且肩负重任。

    战豆豆之所以破格授予他翰林学士一职,一是欣赏他的文采,其二,是想让许长安主导修书撰史,因为她想编修一套历史文献,以此彰显自己作为君主的功绩。

    这一点,倒也让许长安颇有些佩服战豆豆的理念。

    因为在他那个世界时,大明永乐皇帝就这么干过,命人编修了一套《永乐大典》,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等,被后人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后来,辫子朝的皇帝也想彷效,搞了一套什么《四库全书》想与《永乐大典》争辉。

    只可惜,后者无论是内容、品类还是名气、成就、价值等方面,相差天远。

    既然战豆豆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许长安倒也不介意为这个世界留下一套璀璨的文献世着。

    当然,这是一个大工程,得动用不少人力、物力搜集各料史册、资料,包括流散于民间的,最后再汇总、分类、备注、编修、审校、印刷等等。

    好在战豆豆下定了决心,无论多大的困难也要迎头而上。

    关键是,她现在有底气了,因为皇家内库已经开始盈利,就算户部那边拿不出多少银子,她也可能从内库调拔银两。

    这,也正是庆帝当年能够成功的原因。

    一个帝王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为所欲为,有时候还是要向现实低头。

    比如银子、粮草。

    国库里拿不出银子,再大的抱负也是枉然。

    但是庆帝当年做到了,在叶轻眉的协助之下创建了皇家内库,造出了肥皂、玻璃等等这个世界没有东西,一时间财源滚滚。

    既然是皇家内库,便意味着乃是皇家的小金库,不入国库的。

    故而,哪怕国库拿不出银子,只要自家小金库有钱,皇帝也是可以去完成自己的一些规划。

    比如三次北伐,正是因为有了内库源源不断的收入,庆国方才打下了大片地疆土,形成了如今南庆、北齐对峙的局面。

    说起来,战豆豆与庆帝一样,都有野心,但是她的理念与庆帝不同。

    庆帝的野心是一种霸气,想要的是一统天下,唯我独尊。

    而战豆豆,她追求的不单纯是权力,她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只是想收回失去的领地,重归北魏时期的辉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