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墩斩龙传说



        沂河风光好,岭上故事多

        清澈的沂河静静流淌,沂河南岸有一个古老旳乡镇叫侍岭,这个小镇东西走向,相较附近乡镇,地势较高,在这平原地区也算一条小岭,这也是待岭得名原因之一,为什么又称为“待”岭呢?这里是有故事的。

        狭长的一道岭,和沂河一个走向,如同与沂河并肩同行的朋友。这道岭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住的人家大多姓待,其中有个姓侍的老头,擅长给人家看风水,据说有不少人家都因他给看了好风水发家致富或是仕图顺利,他的两个儿子却都务农为生,家境一般,为此很生老爹的气,怪他不给自家儿孙造福。

        面对两个儿子的埋怨,老头从不生气,照样心平气和地给别人看风水。

        转眼老人家90岁了,有一天一向身体硬朗的老人家突然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对儿子说:“儿啊,这么多年你们一直怪我不给自家儿孙看风水,孰不知天命不可违啊,你们爹怎能不希望自家儿孙好呢!如今我已到寿终之日,我希望你们能勤于耕种,开开心心过日子。”听了父亲的话,两个儿子都不高兴,大儿子说:“爹呀,我们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呀!”小儿子也接着说:“爹,你看一辈子风水,那么多人家都因此改变了命运,我们家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吗?”

        看着两个儿子,老人家很是心疼,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沉默了很久,老人终于开口说话:“儿啊,办法倒是有一个,但是极为凶险,弄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两个儿子一听说有办法,立即眉开眼笑,一个给父亲捶背,一个问父亲想吃什么,侍老突然坐正,严肃地对两个儿子说:“跪下。”两个儿子被吓的赶紧一动不动跪在老人面前,老人接着说:“两儿听好,我接下来说的话你们一定要分毫不差记清楚,更要不差分毫全做到,否则必有杀身之祸。”大儿子赶紧说:“爹,您说吧,我和弟弟一定用心记住。”

        老人告诉两兄弟自己将死于今夜午时,死后不要办葬礼,要求两个儿子脱去自己浑身衣物,一件都不能留,然后用两根麻绳捆住他的双脚,两对夫妻各拉一根麻绳,一直向西拖行,麻绳断掉之处就作为自己的墓地,接着在坟头上插入新鲜柳枝,待自己去世百日那天折这株柳上的柳枝做成弓箭,从坟头坐落处向正南方射出,后面你们兄弟的好日子就来了。说完这番话,老人闭上了眼睛。

        第二日清早,两个儿子分别喊来自己的妻子,找她们一起把父亲向西方拖行,可是大儿媳妇说什么也不愿意,说公公一丝不挂她不好意思,没办法两兄弟给父亲留了一条短裤。麻绳在一片水草丰茂的地方断掉了,兄弟俩便把父亲葬在了那里并在坟头插上新鲜柳枝。

        回家之后,兄弟俩便开始数日子,转眼到了一百天,两兄弟带上酒菜前往祭奠父亲,发现百日前插上的柳枝竟然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柳树,他们顾不上惊叹,急忙砍下树枝做成弓箭,弟弟力气大,就让弟弟拉弓射箭,只见本来很柔韧的柳枝射出去之后竟然力大无比,一直向南飞去,最后不见了踪影。做完了这些,两兄弟便回家坐等好运到来。

        这边很安静,应天府的大明朝廷却乱作一团,这是为啥呢?原来大明开国皇帝朱洪武这天正端坐龙椅召集群臣早朝,不知从哪里飞来利箭一支,落在皇帝面前的龙案上,入木三分,皇帝吓得面色如土,群臣顿时乱作一团。待大家冷静下来之后,君家命令开**师刘伯温迅速查出箭的来历。刘伯温何等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五行八卦,不出半个时辰便算出来龙去脉。听完军师一番叙述,洪武皇帝立马决定御驾亲征,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苏北小城宿迁开来,直奔小镇侍岭,当然当时还不叫侍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