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河上王7
“当然要做大,这可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不过人手一定要足够,主要的人,也要足够可靠,我可不希望有人乱来。”
“这个放心,干这个的,只要钱给够,没人会愿意丢掉饭碗。”
“这我知道,今天你来查账算账吧,哦,我让你打听的消息怎么样了,最近有多少外部力量进入洛安?”
“若不是七公子您注意到这回事,我们还真没发觉,公子你看,这半年来进入洛安的北地人物,还真是不少。”
这里的主人取来一本册子,上面用秀气的小楷写着半年来进入洛安的人物,商队,着实不少,细细一点,心中不由惊骇,心下暗道;太师叔所言,确实是深有见地。翻开册子一一往下看去,进入洛安的不少还都是成名的江湖客,这些闯荡江湖的侠客恣意放纵,也许交锋砍杀的时候能硬撑精钢,但在温柔乡里,经不住枕边风的吹打。王淇一一看下去,只见涌入洛安的人数在四月间就已经达到一个高峰。当然,这还只是他探查到的信息,肯定还有不少隐藏行踪之人进入,粗粗一算,王淇心中发寒。
“我圈出来的这些人,你着重注意一下,看看他们动向如何,不过不要过于深入让人发觉,这些人和我们王家没有关系,告诉我们的人不要乱来。”
“明白了,公子,十几家的人已先来了,现在叫他们上来么?”
“上来吧。”
洛安河边的烟花之地,王氏拥有的产业不少,烟花地,赌坊中,这两处乃是事件最大的销金窟。自打王淇十五岁接手这些产业开始,他就明白从这里捞钱起来,是最容易的地方。
只是有碍于世家的面子,这些产业并不挂王氏的招牌,王淇的身份,在诸多的世家公子里也算的特殊。不过这给了他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家族上层模棱两可,态度模糊的产业,拉不下脸细究其中运作,倒是王淇接手十年来,逐步做大,这二三十里沿岸,他已经得了一个河上王七的名头,说他是脂粉堆中的豪杰,美娇娘里边的英雄,这话半是调侃,半是含酸,他倒不是在意,事实上,他并没有粘皮贴肉的兴趣,只是喜欢打理这里而已。
何况,作为洛安世家最能掏出钱来的世家公子,他的位置,也很是让人羡慕,往往类似王氏这样的长久世家,必然有一套管理子孙的家训,简单的说就是培养,读书写字,习武强身,文武之道,人情世故,总要淫浸一门。只在张王李世家中说,三家的子弟都是发放月例供养,一应的开销都会有账房专门开销,连一些主事一项的子弟,每月到得手中也不算太多,他们三家给子弟的月例开销大差不差,以他王家为例,尚在培养,没有出来做事的男孩,一月只有五两银子,出来做事的,依照职位高低不同,三五十两到一二百两不等,若是掌理有方,能生财富,年终会额外给些奖赏,等到而立之年,成家立业,若能自建产业,则以分红作为月俸,几百上千两便不是难事,当然,这样的人往往少之又少,机会也并不多,三家之中,哪怕家主嫡子不成器被发配做个低等执事的事情不是没有。
世家与平民不同,这是自然,殊不知世家之内,也是如此,王氏这一代在二三十岁年纪的,各支加在一起,大约有百十来人,七八十人每月的月俸,都在一二百两左右,这些钱对于平民来说很多,于世家公子来说,交际场上便是不足,即便是王家长子,王淇的大哥王沂,打理全族财务和各项收支预算,
每月也就千两,职分虽重,却没有自建产业分成,所以稀少,而王淇在洛安河边的产业,虽然是承袭前代,但他接手时,许多都是不成型或者败落的产业,有的仅有地皮一块,在他的一番经营下,几乎等于重建,所以用的乃是上缴分成制,每月定额上缴部分,余下则进入王淇自己的腰包,至于这些钱,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家族也不会管他,毕竟拉不下脸皮计较烟花之地的得失。
“好久不见,今日召集诸位,有两件事,一件是季度的账目,老生常谈,各位把账本交出核查便是,另一件,诸位也知道,眼下不太平,江湖纷乱,许多人对咱们王家,虎视眈眈,各位在城外整天跟江湖客打交道,我想不必多说,开始吧,先查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